撰文 / 吴巧曦 |
随着全球对无人机的需求不断上升,日本正利用外交援助来强化自身在无人机产业的地位。
根据《日经新闻》8月报道,日本的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OSA)计划免费向友好国家提供中小型非作战无人机,用于执行海上巡逻及灾害救援物流等任务。
虽然最初的交付是免费的,但长期目标在于培养未来客户,并促进对中国制设备存在网络安全疑虑的国家采购日本产品。
东京方面已经与民间企业合作编纂了一份无人机机型目录,收录约20款型号,包括 ACSL 的小型无人机“苍天”(SOTEN)、Prodrone 的大型物流无人机 PD6B-Type3,以及 Terra Labo 的固定翼无人机 Terra Dolphin 4300。日本官员表示,日本无人机因其先进技术而备受青睐。
![(由左至右)泰国外长玛里斯(Maris Sangiampongsa)、越南外长裴青山(Bui Thanh Son)、日本外相岩屋毅(Takeshi Iwaya)、新加坡外长维文(Vivian Balakrishnan)、菲律宾外长拉萨罗(Theresa Lazaro),于7月10日在吉隆坡举行的第58届东盟外长会议期间出席东盟部长级后续会议。 [Vincent Thian / 资料照片 / 法新社]](/gc9/images/2025/08/18/51571-afp__20250710__66cv4b6__v1__highres__malaysiaaseandiplomacy-370_237.webp)
OSA计划于2023年启动,与传统发展援助不同,其目的是明确针对中国在区域内日益增强的军事存在。
日本外务省在 OSA 页面上指出,该计划旨在“抑制以武力进行的单方面现状改变,确保特别是在印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创建有利于日本的安全环境”,同时透过向理念相近的国家提供装备与物资支援,以“強化它們的安全與威懾能力”。
援助 8 个国家
根据共同社6月报道,日本计划在2025财政年度通过 OSA 向8个国家提供包括无人机在内的防御装备,这些受援国包括泰国、汤加、东帝汶、印尼、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与斯里兰卡。
根据《日本时报》6月报道,日本外务省表示,这一举措是逐步将更多国家纳入该计划的一部分,旨在“维护印太地区的稳定”。
在今年的东盟峰会之前,日本将向马来西亚交付14架国产无人机,并已于5月邀请马来西亚军事人员参与为期一周的训练计划,确保其能有效操作及维护相关装备。
与台湾合作
台湾也为提升区域安全的这项努力作出贡献。
台湾卓越无人机海外商机联盟(TEDIBOA)正与日本企业合作,拓展全球市场,并建立不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台湾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 TEDIBOA 执行长庄秀美7月接受《日经新闻》访问时指出,使用中国无人机存在网络安全风险。
她表示,关于在中国大陆以外建立生产体系,“世界正逐渐形成共识”。
然而,日本在打造独立无人机产业上仍面临重大瓶颈,即中国在无人机及其零件制造上占据主导地位。根据 Berg Insight 4月报告,中国大疆公司(DJI)于2024年控制了全球约70%的市场份额。
此外,中国今年以国安为由对无人机零件出口设限,更凸显现有供应链的脆弱性。
雄心勃勃的支出
与此同时,日本正转向海外采购,以迅速填补能力缺口。 2025财政年度,东京拨款415亿日圆(约2.814亿美元)购买美制 MQ-9B“海上卫士”(Sea Guardian)无人机。
根据《每日新闻》8月报道,日本计划在2026财政年度再投入超过1000亿日圆(约6.78亿美元)购置无人机。其采购战略强调“重数量轻品质”,可能导致优先选择在俄乌战争中表现出色的土耳其的Bayraktar TB2无人机。
据报道,日本也在研究是否在混合机队中使用土耳其的 TB2 与以色列的 Heron MK II,因为两者优势互补。
网上流传的照片显示,一架印有川崎重工标志的 Heron 无人机正在白滨机场进行试飞。
随着全球需求激增,日本无人机产业预计在2025财政年度营收将达到4987亿日圆(约34亿美元),并在2030年前突破1兆日圆(约68亿美元),5年内翻倍。
日本的无人机外交同时服务于安全目标与经济目标。东京正致力于寻求在印太地区塑造更有利的环境,而这一战略的成败,将取决于日本能否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并在全球无人机市场中占据强有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