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法新社和《焦點》 |
赖清德总统于5月20日表示,台湾已准备好以平等的身份与中国大陆进行对话,同时重申其政府加强台湾防御的承诺。
「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我們願意與中國溝通,」賴清德在就職一周年演講中表示。
他呼籲以溝通取代敵意,並表示台灣希望「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
作為台灣主權的堅定捍衛者,同時也深受北京厭惡的賴清德還強調必須通過“備戰以避戰”,並承諾加強國防能力與深化國際合作。
![5月20日,中國軍隊在距離台灣最近的福建南部海域進行兩棲登陸演練。 [中國中央電視台]](/gc9/images/2025/05/27/50535-amphibious_drills-370_237.webp)
儘管賴清德稱和平“無價”,但他也提醒公眾不要懷抱幻想。
他說,台灣將「積極與國際盟友合作,肩並肩發揮威懾力量,透過備戰以避戰,達成和平目標」。
與以往慣常對賴清德的人身攻擊不同,國台辦當天做出回應且言辭緩和,稱其為「台灣地區領導人」。
發言人陳斌華重申北京立場,表示「願意開展對話」,但只能「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即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同時,據中國中央電視台報道,陳斌華斥責賴清德的「分裂立場」,並指責他推動兩岸經濟「脫鉤斷鍊」。
中國聲稱台灣是其領土的一部分,並威脅以武力實現統一。自賴清德上任以來,中國已多次在台灣週邊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
最近一次是5月20日上午進行的兩棲演練。
央視畫面顯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73集團軍的裝甲車駛入距離台灣最近的福建省南部沿海水域, 該集團軍是一支駐紮在廈門的前線部隊。
這段長約一分鐘的蒙太奇演練影片配有歌劇配樂。影片中,身穿橘色救生衣的士兵駕駛坦克車繞過漂浮的障礙物。
「戰士是我們的身份,訓練是我們的日常,」一名士兵說道,「我們時刻準備戰鬥。」
台灣國防部報告稱,截至5月21日的24小時內,偵測到15架中方軍用機和8艘海軍艦艇在台灣附近活動。
国防部在声明中表示,中國軍演是「例行」和「按計劃進行的」,並且「沒有對週邊海空安全造成影響」。
內部分歧
自去年上任以來,賴清德不僅面臨北京的軍事脅迫,也面對國內日益加深的政治僵局。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4月的調查,賴清德支持度從一年前的58%跌至45.9%。
對他的不滿意度達45.7%,創下上任以來新高,部分原因是其政府對美國關稅的處理方式,及民進黨推動罷免在野黨政治人物的行動引發爭議。
主要在野黨國民黨(KMT)稱賴清德為「獨裁者」,並指責他將台灣推向與中國的戰爭邊緣;而他所属的的民進黨則批評國民黨是北京的工具。
分析人士警告稱,這種內部分裂可能鼓勵北京採取行動。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何瑞恩(Ryan Hass)表示:「一個四分五裂的、無法應對自身長期挑戰與脆弱性的台灣,只會讓中國受益。」
「台灣內部越分裂混亂,北京就越容易直接向台灣人民表明立場,」他補充道。
面對在野黨國民黨掌控的立法院,賴清德已嘗試緩和緊張局勢,並表示其國家安全團隊將向在野黨進行「重要」簡報。
儘管國民黨對此持懷疑態度,但仍承認這是「一小步」,並敦促賴清德邁出更大一步,結束所謂的「政治迫害和司法追殺」。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亞洲研究員薩克斯(David Sacks)表示,儘管局勢動盪,賴清德上任以來也取得了一些國內成就,
其中包括提升民眾對中國威脅台灣的意識,並承諾將台灣的國防預算提高至佔GDP的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