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賈斐懋 |
中國軍事教育改革可能簡化北京認為過時且過於龐大的軍事教育體系,但也可能給政權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中國人民解放軍 5 月宣布對軍方教育體系進行大規模調整,設立三所新的軍事學院,以強化聯合作戰與新軍種人才培育。
這是繼 2017 年以來最重大的軍校重組,旨在配合更廣泛的中共軍改方針以及解放軍在 2027 年實現全面現代化的目標。
三所新設學院分別為:位於合肥的解放軍陸軍兵種大學;武漢的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重慶的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工程大學。
![這張未標註日期的照片顯示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的校園,中國未來至關重要的資訊支援部隊人員在這裡接受培訓。 [中國軍網]](/gc9/images/2025/06/10/50730-isf_engineering_university-370_237.webp)
根據國防部 5 月中旬的公告,這些學院將招收高中畢業生。
國防部發言人蔣斌大校在 5 月 15 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此舉是為了適應「軍兵種結構佈局調整」以及軍事人才培养需要。
整合軍事院校
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整合了國防科技大學的信息通信學院與陸軍工程大學通信士官學校。
其任務是替新成立的信息支援部隊培養人員;該部隊是由原戰略支援部隊重組而成。
目前信息支援部隊負責協調解放軍的通訊與網路系統,被視為中國建構整合資訊網路、贏得未來戰爭的關鍵力量。
該大學被視為解放軍培育未來網路與資訊軍官的搖籃,包括在軍事網路、通訊工程、數據情報與軟體系統等領域。
聯勤保障部隊工程大學則由原陸軍後勤學院、軍事交通學院本部及所屬汽車士官學校整合而成,負責替解放軍全國後勤系統培養指揮、後勤管理與技術支援軍官。
最後,陸軍兵種大學是由原陸軍裝甲兵學院和炮兵防空兵學院合併而成。
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指出,解放軍現代化的核心是提升聯合作戰能力。
聯合作戰是指由兩個或更多軍種共同計畫與執行的軍事行動;林穎佑表示,這個領域也是習近平要求「2027年前具備犯台實力」的先決條件。
「裝甲兵班和炮兵班在同一所學校就讀,勢必會有一些共同課程,平時也會有更多的交流,這些學習經驗都有助於未來的聯合作戰」,林穎佑向《焦點》表示。
他指出,解放軍內部派系主義根深蒂固,尤其是陸軍,至今仍排斥與其他軍種合作。
林穎佑表示,透過整合軍校,可從基層建立聯合作戰的文化默契。
疑問猶存
此次重組是針對體制效率不彰與冗員問題。
林穎佑表示,許多解放軍院校以往功能重疊、非教學人員過多,削弱整體戰備能力。
他認為,這次精簡可望節省可觀人事成本。
根據中國官媒《大公報》報導,早在 2017 年,解放軍已將院校數量從 63 所減至 44 所。此次最新重整顯示解放軍持續調整教育體系與人力結構,做為長期現代化戰略的一環。
儘管這波改革旨在強化聯合作戰能力與資源運用效率,但在中共體制高度控制下,實際效果仍有變數。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向《焦點》表示,資訊封閉將限制網信軍校培養世界級網攻人才。
他表示,在此同時,若對外開放則可能引發學生對體制的質疑,使得當局陷入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