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

香港法庭聽取傳媒大亨黎智英政治庭審的結案陳詞

檢方正在爭取對黎智英判處終身監禁,人權組織則稱這是政治迫害;從美國總統川普到各人權團體,全球各界都在呼籲釋放黎智英。

這張照片攝於 2020 年 6 月 16 日,傳媒大亨黎智英在香港壹傳媒辦公室接受法新社採訪。黎智英涉違反國安法的漫長庭審自 2023 年底展開,2025 年 8 月進入結案陳詞階段。批評人士稱此案為政治迫害。[Anthony Wallace / 法新社]
這張照片攝於 2020 年 6 月 16 日,傳媒大亨黎智英在香港壹傳媒辦公室接受法新社採訪。黎智英涉違反國安法的漫長庭審自 2023 年底展開,2025 年 8 月進入結案陳詞階段。批評人士稱此案為政治迫害。[Anthony Wallace / 法新社]

撰文 / 法新社和《焦點》 |

8 月 18 日,香港檢方開始對民主派傳媒大亨黎智英的審判案進行結案陳詞,檢方稱他對於請求外國對香港和中國實施制裁表現出「堅定不移的意圖」。

77 歲的黎智英已表達不認罪。他是已停刊的《蘋果日報》創辦人,長期以來是人權組織稱為中國當局政治迫害的打壓目標。美國總統川普誓言「盡一切可能營救他」,凸顯國際社會對黎智英案件的關注。

當局指控黎智英利用各種平台遊說西方國家,將他描繪成一項打擊行動的關鍵目標人物;批評人士認為,該打擊行動反映了北京壓制異見的意圖。他遭控罪的法源是香港國安法,該法是歷經 2019 年大規模、有時甚至暴力的民主示威活動後,由北京在 2020 年實施。

檢方援引黎智英的外國關係網路,稱他針對中國和香港「有堅定不移的意圖,意圖煽動……制裁、封鎖或其他敵對活動」,並補充說這一意圖是「長期且持續的」。

8 月 18 日,黎智英抵達西九龍裁判法院為國安法案出庭,武警在法院外站崗。[Isaac Lawrence / 法新社]
8 月 18 日,黎智英抵達西九龍裁判法院為國安法案出庭,武警在法院外站崗。[Isaac Lawrence / 法新社]
8 月 14 日,在審理羈押中的黎智英的法庭外,香港警方記錄著聚集人群的詳細資料。[Isaac Lawrence / 法新社]
8 月 14 日,在審理羈押中的黎智英的法庭外,香港警方記錄著聚集人群的詳細資料。[Isaac Lawrence / 法新社]

檢控官周天行在結案陳詞中重點提到了黎智英在 2019 年香港抗議活動期間赴美的情況,包括當年 7 月與時任美國副總統潘斯 (Mike Pence) 會面。

周天行在提及黎智英先前的證詞時表示:「法庭會記住,無論如何,(黎智英)他自己確實提倡並請求實施制裁,他稱這些制裁是針對官員而非國家。」

黎智英否認曾呼籲對整個中國和香港進行制裁,並表示他從未倡導分離主義。

健康擔憂

審判原定於 8 月 14 日進入最後階段,但兩度延後:第一次是因為惡劣天氣,而第二次是因為黎智英的醫療需求。辯方在 8 月 15 日表示,黎智英出現心悸,並一度覺得自己快要「倒下」。

黎智英的家人和人權組織先前曾對其健康狀況表示擔憂。這位傳媒大亨自 2020 年 12 月以來一直被關押在監獄中,據報導處於單獨監禁狀態,在此期間體重有所下降。

香港政府 8 月 15 日發表聲明稱,「黎智英在羈押期間所獲得的醫療服務是完備的」。

8 月 18 日,黎智英身著白襯衫和淺色風衣出庭,身上沒有任何可見的醫療器材。進入法庭時,他微笑著向旁聽席上的支持者和家人揮手致意。在上午的庭審期間,他戴著耳機聽取庭審,並閉上眼睛幾分鐘。

這場始於 2023 年 12 月的冗長審判正進入最後階段,而西方國家和人權組織持續呼籲釋放黎智英。除了勾結罪名外,黎智英還面臨一項與 161 篇文章(包括由他署名的專欄文章)相關的煽動罪指控。

全世界都關注

針對辯方提出的人權論點,周天行表示,黎智英並無提出憲法爭議。人權觀察組織亞洲部主任皮爾森(Elaine Pearson)在 8 月中旬表示,香港應「撤銷對黎智英毫無根據的指控」。

川普 8 月 14 日在福斯新聞電台節目中表示,他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及這位大亨的案件。

該媒體引述川普的話說:「我會盡我所能營救他。」

由於黎智英是英國公民,他兒子黎崇恩呼籲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政府採取更多行動,他說:「我不希望我的父親死在監獄裡。」

「政治犯」

黎智英作證時語調積極,回答了關於政治意識形態、管理風格和海外人脈的問題。他至少兩次稱自己是「政治犯」,遭到三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嚴厲斥責。

檢察官向法庭出示一張名為「(黎智英)對外政治關係」的圖表,稱黎智英在美國、英國和台灣都發揮影響力。

香港《蘋果日報》在警方突襲、資深編輯被捕後,於 2021 年停刊。

一名張姓前《蘋果日報》員工 8 月 15 日在法庭外排隊聲援黎智英,稱他是「有愛心」的老闆。這名前員工告訴法新社:「他被拘留後健康狀況惡化,但我認為他的精神很堅強,希望他能堅持下去。」

香港政府表示「強烈不滿及反對外部勢力」就黎智英案件的「抹黑言論」。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

Policy Link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