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Zarak Khan |
中國在東拉達克前線加快軍事和基礎設施擴張,已成為驅動印度戰略規劃的決定性因素。
據《印度時報》1 月報導,緊鄰印度的中國正沿著東拉達克到阿魯納查邦建立軍事據點。
新德里也在加速「達布克—紹克—斗拉特別奧里地」(DS-DBO)公路的現代化升級,這條公路是高海拔軍事行動的重要後勤幹道。
全長 255 公里的 DS-DBO 公路連接列城(Leh)和 DBO 機場,後者是全球海拔最高的軍用機場之一,海拔超過 4,877 公尺。這條路線穿越路況崎嶇、海拔 3,962 至 5,065 公尺的喀喇崑崙山脈,將原本兩天的行程縮短至 11 至 12 小時。
![在印度邊境道路局 8 月 8 日發布的照片中,重型機械沿印度東拉達克的 DS-DBO 公路作業。 [印度邊境道路局 / X]](/gc9/images/2025/08/22/51625-photo_2-370_237.webp)
此次升級改變了東拉達克的戰略格局;這裡長期以來因極端地形和氣候條件,導致通行和機動能力受限。
隸屬於國防部的印度邊境道路局經過近 20 年施工,於 2019 年建成這條公路。現在正在將公路及 37 座橋梁加固至 70 級標準,可運輸 70 噸裝甲車、坦克和導彈運輸車。
《印度論壇報》援引印度政府消息來源在 7 月 21 日報導,升級完工後,印度高海拔地區的軍事機動能力將大幅提升。
報導未透露工人何時可以完成 70 級升級。
在此同時,據《印度時報》7 月 21 日報導,印度也在修建一條長達 130 公里的替代路線,從薩索馬(Sasoma)經薩瑟拉(Saser La)、薩瑟布蘭薩(Saser Brangsa)和加普山(Gapshan),直抵 DBO。報導還稱,這條路線設計目的包括不讓中國巡邏隊直接看到、減少對現有公路的依賴,以及提高作戰安全性。
這條新路線將為印度軍隊提供另一條通聯道路,並且有助於更快移動部隊和武器。
據《印度快報》報導,該路線預計於 2026 年 11 月完工。
戰略價值
此舉被廣泛視為印度對北京迅速擴張邊境基礎設施的更廣泛回應之一。這項行動是中印在經歷多年僵局後於去年十月簽署一項脆弱且尚未解決問題的衝突降級協議的背景下做出的。
對印度而言,DS-DBO 公路不僅是一條補給線,也是通往加勒萬山谷(Galwan Valley)和 DBO 前哨的唯一陸面聯外道路。
這兩處地點都是在 2020 年 6 月印中邊境衝突期間的閃點,隨後中國人民解放軍也持續入侵拉達克多處地點。當時衝突造成 20 名印度士兵與 4 名中國士兵喪生,也發生了 1975 年以來實際控制線上的首次開火。實際控制線是劃分兩國的一條實質上的、卻難以維持的邊界線。
在斯利那加研究印中緊張局勢的研究員艾哈邁德(Tasleem Ahmed) 表示,儘管已有十月協議,但仍有大量部隊部署在前線。
艾哈邁德在接受《焦點》採訪時表示,「DS-DBO 公路能讓印度陸軍在中印緊張局勢升溫時,更快速地將部隊和重型裝備移至邊境。」
詹姆斯敦基金會在 2020 年指出,自 2014 年以來,印度就採取一種更加「強硬的姿態」,旨在「攔截」中國部隊移動。
詹姆斯敦基金會補充指出,像 DS-DBO 公路這樣的基礎設施計畫「提升印度保衛領土的能力」,但「令中國擔憂的是,這也增強印度採取進攻行動的能力」。
詹姆斯敦基金會指出,「過去,印度部隊依靠直升機空投物資給部署在實際控制線附近的士兵。但現在他們能透過 C-17 全球霸王與 C-130 大力神運輸機,將部隊甚至坦克運送至 DBO 與其他降落場。」
中國的擔憂
分析人士指出,儘管面臨中國抵制與極端地形,印度仍進行 DS-DBO 公路升級,已引起解放軍內部不安。
中國軍事評論員認為,印度機動能力的提升,可能使新德里在爭議地區採取更冒險的前沿部署或快速反制行動。這些評論員的觀點大多呼應中共的觀點。
中國南海研究院研究員賀先青在 8 月向《南華早報》表示,印度「基礎設施能力的增強,可能導致在邊境地區進行危險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