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和《焦點》 |
台北——台灣檢察機關首次起訴一名中國籍船長,指其蓄意損壞連接台灣與澎湖離島的海底電信纜線。這是一項重大的法律進展。
台南地檢署 4 月 11 日公佈的起訴書凸顯了台灣海峽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也凸顯了北京使用所謂的灰色地帶戰術——一系列在和平與戰爭之間的活動——日益頻繁。
該名王姓船長遭到起訴,指其破壞海底電纜相關設施,違反台灣的電信管理法。
首件起訴案
王姓船長的船名為宏泰 58 號,是一艘在多哥註冊的貨輪,由中國出資,船員全為中國人。該船自 2 月底台灣與澎湖通訊中斷事件發生後,一直被扣押在台灣。一旦罪名成立,王姓船長可能面臨最高七年的監禁。
根據法新社報導,中國外交部未對王姓船長的案件發表評論,但堅稱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檢察官稱,王姓船長涉嫌指揮船員將錨爪釋放至海床,而該海床位於船舶電子海圖上標記的禁錨區內。
之後,他操縱船隻以 Z 字形行駛,蓄意損壞海底電纜。
檢察官表示,王姓船長「態度不佳」,否認犯行,並拒絕供出真正船東的身份。其他七名船員不會被起訴,但正在等待遣送出境。
這是目前台灣因電纜斷線事件起訴中国籍船長的第一件案例。此案發生在台灣國內及國際海底電纜受損情況明顯增加之際。
根據台灣監察院報告,近年來台灣-馬祖電纜平均每年發生 5.1 起損壞事件,遠高於全球平均每條電纜每年發生 0.1 至 0.2 起事故的水平。
華盛頓的擔憂加劇
台灣海巡署一直在監視 52 艘歸中國所有的「可疑」船隻,這些船隻全都是懸掛多哥、喀麥隆和坦尚尼亞等國國旗的權宜船,其中 15 艘被列為「威脅」。
當局表示,像宏泰 58 號這樣的船隻在台灣領海內作業時間較長,使得監管或嚇阻其活動變得更加複雜。
宏泰 58 號事件發生時,正值華盛頓對中國在台灣附近日益咄咄逼人的軍事和混合行動擔憂加劇之際。
根據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繆爾·帕帕羅上將 (Adm. Samuel Paparo) 發表的聲明,他於 4 月 10 日向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台灣的軍事壓力在2024年增加了 300%」。
他向委員會表示:「中國在台灣附近日益咄咄逼人的行動不是演習,而是彩排。」
他補充道,若是台灣發生戰爭將引起「核武國家之間的擴散問題……而這些擁核國家在發射時極少會事前警告」。
至於經濟後果,這場戰爭將使亞洲損失 25% 的國內生產總額(GDP),使美國損失10-12%的 GDP,導致亞洲經濟萎縮,並在美國讓「 50 萬人很可能因絕望而超額死亡」。他沒有透露超額死亡人數的具體時間範圍。
帕帕羅在回答參議員傑基·羅森(Jacky Rosen)關於「頻繁試圖破壞網路電纜」的問題時,談到了中國在灰色地帶的不當行為。
帕帕羅列舉了兩種可能的應對措施:第一,事先收集足夠的情報,「前往他們原本可能切斷電纜的地點,嚇阻此類活動。」 第二,美國可透過「在低地球軌道和中地球軌道擴散」的方式,幫助建立不易受到破壞的「其他多餘網路」。
電纜成為引爆點
海底電纜日益成為中國脅迫台灣的引爆點。台灣擁有 14 條國際海底電纜和 10 條國內海底電纜,承載著從網路流量、電話通話到跨國金融交易等各種業務。
對台北來說,起訴王姓船長是一個具有法律和象徵意義的舉措。台灣正尋求追究與北京有關聯的行動者對灰色地帶活動的責任,這些行為雖然未達到戰爭門檻,卻具有破壞性和損害性。
另一項相關發展則是有一家美國衛星新創公司即將發射首顆專供台灣使用的 MicroGEO 通訊衛星。該衛星比海底電纜更難破壞。
根據彭博社報導,此舉旨在增強台灣這個自治民主體制的韌性,防止中國在入侵時試圖實施資訊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