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李賈維 |
8 月,一艘菲律賓船隻遭到中方魯莽追逐,最終導致兩艘中國船隻相撞,而菲律賓船員則在一旁目睹全程。
事件發生於 8 月 11 日,當時菲律賓海岸防衛隊正在護送船隻運送物資並協助黃岩島附近的當地漁民。馬尼拉公布的一段戲劇性影片顯示,中國海警船3104號向菲國巡邏艦「蘇祿安號」(BRP Suluan)發射水砲,然後加速追逐。
魯莽、可能致命的追逐
追逐過程中,中國海警船轉向攔截菲律賓船隻,卻撞上了中國海軍驅逐艦「桂林號」(舷號164)。撞擊力道導致海警船船頭受損,無法繼續航行。
菲律賓參議員拉克森 (Panfilo Lacson) 在 X 平台上發文稱,該事件「據報導致兩名中國海警船員死亡」。

![4 月 24 日攝於菲律賓海的美國海軍飛彈驅逐艦「希金斯號」。該艦於 8 月 13 日在黃岩島附近執行自由航行任務。 [Kira Ducato / 美國海軍陸戰隊]](/gc9/images/2025/09/03/51791-uss_higgins-370_237.webp)
船員死亡尚未得到證實。
菲律賓海岸防衛隊發言人塔列拉表示,撞擊前不久仍然可以看到中國船員,但當菲律賓船隻表示願意協助時,中國並未做出回應。
他補充說,較小艘中國船隻的「危險操作」導致碰撞。塔列拉也表示,「蘇祿安號」在為漁民補給時「遭水砲鎖定」,但成功閃躲了。
菲律賓外交部 8 月 12 日表示,中國船隻的行為「構成嚴重危險」、導致碰撞,並指責其「危險操作」和「非法干擾」。
中國尚未承認發生碰撞。中國海警發言人甘羽證實發生了對峙,但僅表示中國採取「必要措施予以驅離」,並堅稱北京當時在維護黃岩島(菲方稱為斯卡伯勒淺灘)的安全。
2012 年以來的閃點
黃岩島是呂宋島以西約 120 海里的一片三角形的島礁和岩石群,自 2012 年被中國奪取控制權以來,一直是爭議閃點。儘管 海牙法庭於 2016 年裁定北京對南海的主權主張毫無根據,但中國仍保持實質上控制,並派駐海警船隻阻止菲律賓漁民進入。
中國已多次與鄰國發生海上爭端,有時甚至使用水砲或撞擊外國船隻。
撞船事件發生五天後,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蔣斌反而指責馬尼拉挑釁,並表示北京準備採取「必要反制措施」。
中國海軍扮演罕見角色
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研究員布羅 (Reece Breaux) 在《外交家》撰文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在撞船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格外引人矚目。
解放軍海軍軍艦「很少直接進行物理脅迫」,多半在後方為海警艦艇提供支援。他表示,這起事件的特殊之處在於海軍「高度罕見地介入前線」參與解放軍所謂的「海上維權」。
布羅指出,中國很可能部署「桂林號」以懲罰菲律賓近期的舉動,包括對漁民的支援,以及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近期聲稱若台海爆發衝突,菲律賓無法「置身事外」等。他說,這起事件表明中國「咄咄逼人、不專業且破壞穩定」的策略可能會迅速升級。
根據路透社 8 月 27 日報導,馬薩爾科技(Maxar Technologies)的衛星影像顯示,該艘中國海警船正在海南島的榆林海軍基地進行維修。
美國海軍接近現場,駁斥中方說法
8月13日,美國驅逐艦「希金斯號」(USS Higgins)和濱海戰鬥艦「辛辛那提號」(USS Cincinnati)接近該事發地點。中國隨後聲稱「希金斯號」艦「非法闖入中國黃岩島領海」,中國南部戰區已「警告驅離」該艦。
不過,美國第七艦隊發言人梅里爾(Sarah Merrill)駁斥北京說法,「中方對於這項任務的聲明是虛假的……美國正在捍衛國際法允許的任何地方飛行、航行和行動權利,正如『希金斯號』艦在此所做的一樣。不論中國怎麼說,都不會阻止我們。」
馬尼拉與華盛頓簽有共同防禦條約。
對碰撞事件的反應
評論員對此碰撞事件及其影響表示擔憂。
夏威夷智庫「東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資深研究員羅伊(Denny Roy)向《菲律賓每日詢問報》表示,「在我看來,中國動用驅逐艦威脅撞擊菲律賓船隻,這已經是事態的顯著升級。」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對《大紀元》表示,這一次撞到的船如果是菲律賓的,會立刻讓南海的「火藥庫」升溫。
他說:「近11年來,中共一直有違反國際規則的操作。今天竟然造成自己船隻的受損,印證它的霸凌手段是錯誤的。」
馬尼拉的立場依然堅定。
事件發生後,總統小馬可仕表示,該國巡邏艦將「繼續駐紮」在該地區,保衛和行使馬尼拉的主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