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

中國在新疆推「伊斯蘭外交」淡化維吾爾族遭迫害的批評

在全球遣責中國鎮壓維吾爾族之際,中國招待伊斯蘭學者前往新疆參觀,以展現「穩定」局面。

7 月,一群巴基斯坦神職人員在中國政府的資助下訪問新疆。 [參訪團成員私人照片]
7 月,一群巴基斯坦神職人員在中國政府的資助下訪問新疆。 [參訪團成員私人照片]

撰文 / 札可汗 |

在新疆穆斯林遭受北京壓迫之際,中國政府利用免費旅行和其他說服手段來收買外國神職人員,換取他們對此噤聲。

近年來,中國政府加大力度接待來自南亞、東南亞和中東多個穆斯林國家的伊斯蘭學者代表團, 並安排官方出資的新疆訪問行程。

分析人士形容,這些精心策劃的旅遊是中國「伊斯蘭外交」的一部分,其目的似乎是為了遮掩中國對維吾爾族穆斯林群體的系統性壓迫,試圖傳達和諧與穩定的敘事。

一些國際機關,包括美國國務院、法國和加拿大國會等,都譴責中國的新疆政策是種族滅絕。

照片顯示,2 月 8 日,一名穆斯林婦女在加拿大亞伯達省議會前抗議中國新疆地區的種族滅絕。 [Artur Widak / NurPhoto 提供 / 法新社]
照片顯示,2 月 8 日,一名穆斯林婦女在加拿大亞伯達省議會前抗議中國新疆地區的種族滅絕。 [Artur Widak / NurPhoto 提供 / 法新社]
照片顯示,來自 14 個國家的穆斯林神職人員參訪團於 2023 年訪問新疆。此次訪問是中國外交部贊助計畫的一部分。 [中國駐瑞士大使館 / X]
照片顯示,來自 14 個國家的穆斯林神職人員參訪團於 2023 年訪問新疆。此次訪問是中國外交部贊助計畫的一部分。 [中國駐瑞士大使館 / X]

這些迫害包括:大規模監禁、強迫婦女絕育、壓抑伊斯蘭教習俗,並鼓勵華人移民以減少穆斯林的比例。

神職人員的公費旅行

今年 7 月,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安排一個主要由神職人員組成的巴基斯坦代表團,走訪烏魯木齊、阿勒泰、喀什等穆斯林聚居的城市;代表團還參觀了伊斯蘭機構、文化中心和和一場主打北京「反恐和反極端主義」政策的展覽。

據官媒《石榴雲/新疆日報》報導,2024 年 4 月,馬來西亞華裔穆斯林協會的代表團也曾在新疆造訪類似地點。

據中國外交部稱,2023 年,新疆自治區政府接待了規模更大的國際伊斯蘭神職人員參訪團, 成員來自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埃及、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塞爾維亞和突尼西亞等 14 個國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時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馬興瑞表示,此次訪問讓外國宗教界人士有機會「深入了解真實的新疆」。

參訪團成員的遺憾

然而,一些參訪團成員則表達了更為謹慎的看法。

一名參加過參訪團的巴基斯坦神職人員表示,中國駐各國大使館「定期邀請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尼和馬來西亞等穆斯林占多數國家的伊斯蘭神職人員赴新疆參訪,意圖扭轉全球對北京對待維吾爾族穆斯林社群的觀感」。

因為議題敏感且牽涉中巴關係,他要求匿名。

這名參訪團成員者告訴《焦點》說:「最大的問題在於,這些行程完全由政府控制。我們只見到與官方有關聯的神職人員和社區領袖。」

他還說,「我們不被允許自由行動或單獨與人見面」,並稱這些行程都是政府的宣傳。

除了官方參訪之外,北京還利用財政援助和機構接觸,來影響穆斯林占多數國家對於新疆問題的立場。

2019 年,《華爾街日報》披露印尼有好幾個穆斯林組織都曾接受來自北京的捐款、財政支援、和其他形式的協助。

這些機構隨後就停止批評中國對待維吾爾族穆斯林的方式。

迫害仍在持續

然而,觀察人士仍在新疆記錄到迫害情況。

美國國務院在 2024 年的中國人權報告中指出,有「可靠消息」顯示新疆持續存在壓迫行為,例如「任意或非法殺戮」、酷刑、強制醫療措施,以及「自 2017年以來,一百多萬名維吾爾族和其他以穆斯林為主的少數民族成員」遭到羈押。

人權觀察組織(HRW)在 2 月的報告中強調,北京持續限制維吾爾人的行動自由,特別是那些試圖出國的人士,並稱此舉侵犯了他們受國際法保護的出境權。

人權觀察組織說:「政府允許海外維吾爾人以受特定限制的方式造訪新疆,但看起來主要目的是營造一種地區正常化的公共形象。」

為了凸顯這些疑慮,國際律師協會人權研究所於 1 月在英國國會上議院主持小組研討會,主題是新疆「被人遺忘的種族滅絕」。

流亡的維吾爾族行動人士薩索伊特拜(Sayragul Sauytbay)在研討會中表示,中國當局在新疆「以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分離主義』的名義,進行大規模監控、限制行動、任意逮捕和強迫失踪」。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

Policy Link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