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28 年後,香港自由消逝

中國國家安全法實施 5 年後,香港已經徹底改變。在許多人眼中,這代表公民社會幾乎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對中國共產黨的一味讚揚。

7 月 1 日,香港回歸中國 28 週年之際,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在維多利亞港舉辦慶祝活動,民眾圍觀漁船。 [Wang Shen / 新華社提供 / 法新社]
7 月 1 日,香港回歸中國 28 週年之際,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在維多利亞港舉辦慶祝活動,民眾圍觀漁船。 [Wang Shen / 新華社提供 / 法新社]

撰文/吳巧曦 |

香港曾以充滿活力的抗議遊行和多元化辯論而聞名,如今卻在公共廣播電台播出長達 14 集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語錄系列節目。

7 月 1 日標誌著香港回歸中國 28 週年,也是北京實施全面國家安全法 5 週年,該法己經將香港徹底變成一個「愛國者治港」的城市。

最近,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反對黨宣佈解散,在許多人眼中,這凸顯了公民社會幾乎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對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人的一味讚揚。

近 20 年來一直倡導直接選舉和基層行動的民主派政黨社會民主連線(LSD),於 6 月 29 日正式解散。

6 月 29 日,香港社會民主連線(LSD)在宣布解散這個民主派香港政黨的記者會上,成員們手持象徵人類尊嚴與無畏精神的紅玫瑰。玫瑰代表了社民連自成立以來的核心價值和無畏精神。 [《集誌社》截圖]
6 月 29 日,香港社會民主連線(LSD)在宣布解散這個民主派香港政黨的記者會上,成員們手持象徵人類尊嚴與無畏精神的紅玫瑰。玫瑰代表了社民連自成立以來的核心價值和無畏精神。 [《集誌社》截圖]
6 月 28 日,在東京的抗議民眾舉著標語,諷刺地宣稱「香港一切安好」,是全球 20 多個城市聯合發起沉默示威的一部分。這場全球行動旨在對抗關於香港自由的國家宣傳。 [黃國才臉書帳號截圖]
6 月 28 日,在東京的抗議民眾舉著標語,諷刺地宣稱「香港一切安好」,是全球 20 多個城市聯合發起沉默示威的一部分。這場全球行動旨在對抗關於香港自由的國家宣傳。 [黃國才臉書帳號截圖]

據香港非營利新聞機構《集誌社》報導,該團體在令人震驚的告別聲明中宣稱:「寧化飛灰,不作浮塵。」

在香港加速鎮壓的背景下,這個城市的大部分獨立機構已遭到侵蝕。

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中國部副主任王松蓮在 6 月 29 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短短五年,中國政府就徹底扼殺了香港的政治和公民活力,代之以統一的強制愛國主義。」

壓制異議

國際特赦組織於 6 月 30 日發布一份報告,強調政府如何運用國安法來壓制異議和侵蝕人權。

報告指稱,自國家安全法生效的 2020 年 6 月 30 日至 2025 年 6 月 17 日,香港當局以各種與國家安全有關的指控逮捕了 332 人。

其中,189 人已遭到正式起訴,至少 91 人面臨原國安法的指控,還有 76 人已被定罪。

2024 年,香港立法機關通過了自己的補充法律,即《基本法》第 23 條,賦予地方當局廣泛的新權力。

同時,社民連只是眾多民主組織解散潮中最新的一例。

公民黨已於去年解散,民主黨也從 2025 年初開始逐步萎縮。

社民連的最後幾年只是它往昔輝煌的影子。該黨曾以在立法會上的劇戲性作為而聞名——例如向政府官員扔三明治和香蕉——但近年來卻淪為一個小型週末街頭攤位,周圍還有警察監控。

據《集誌社》報導,主席陳寶瑩以成員安全和政治壓力為由,宣布大家一致決定解散。

陳寶瑩拒絕透露壓力是否來自北京的中間人,但她手持一朵紅玫瑰——象徵尊嚴與無畏的黨花——哀嘆「骨牌效應」將迫使更多團體解散。

沉默反抗

5 年來,國家安全法實際上瓦解了香港曾經享有的半民主制度、公民社會和自由媒體,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噤聲的社會、不透明的國家安全體系和允許中共直接統治的政治體制。

曾經敢言不諱的《蘋果日報》和《立場新聞》等媒體都已關閉。無國界記者組織最近公布,香港在全球新聞自由排名降至第 140 位,創歷史新低,並評定其媒體環境「非常嚴峻」,與中國大陸處於同一水平。

歐盟於 6 月 30 日譴責香港「壓制性使用」國家安全法,並警告稱其「破壞了人們對法治的信心和香港的國際聲譽」。

中國官員駁斥了這些批評。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 7 月 1 日指責「個別西方政客和反華組織」污蔑抹黑香港的法律制度,堅稱居民的權利仍然受到「充分的保障」。

6 月 28 日,全球 20 多個城市的香港人舉辦了一場無聲抗議,名為「香港還好嗎?」。

受到藝術家黃國才的啟發,參與者在公共場所用膠帶或中共貼紙貼住嘴巴,手持諷刺標語,寫著香港、西藏和新疆「一切安好」。據黃國才在臉書上的貼文表示,這場示威旨在透過沉默來對抗國家宣傳。

「當中共在全球範圍大聲宣傳時,我們將真誠地保持沉默,」德國香港協會會長安德烈森(Aniessa Andresen)說。

「沉默不是投降,是反抗。」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

Policy Link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