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

為了控制全球供應鏈,中國現在不僅限制原料,也限制技術。

2008 年 3 月 18 日,中國雲南的一座稀土礦區裡的挖土機。中國在稀土加工和磁材生產方面佔據主導地位。 [dycj / Imaginechina 提供 / 法新社]
2008 年 3 月 18 日,中國雲南的一座稀土礦區裡的挖土機。中國在稀土加工和磁材生產方面佔據主導地位。 [dycj / Imaginechina 提供 / 法新社]

撰文 / 吳巧曦與法新社 |

中國宣布對稀土實施新的出口管制,擴大許可要求範圍至相關技術以及境外企業,以「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

新措施於 10 月 9 日公布,禁止未經授權出口與稀土開採、加工和磁材製造相關的技術。商務部表示,這些措施也適用於「生產線的組裝、調試、維護、修理和升級」所使用的相關技術。這些管制措施立即生效,在今年 4 月對稀土磁材出口實施的許可要求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管控範圍。

尋求控制技術

中國是領先全球的關鍵礦物生產國,這些礦物用於製造磁材,是汽車、電子和國防工業不可或缺的材料。自 4 月以來,北京方面對部份稀土材料實施出口許可制度,擾亂了全球製造業的供應鏈。

最新舉措代表北京稀土出口管制體系的「重大升級」,將範圍從原材料擴大到技術和智慧產權。

2024 年 10 月 12 日,在中國青島舉行的 2024 年第 9 屆中國先進材料產業博覽會上,民眾參觀不溶性金屬與稀土永磁體的展位。 [Costfoto / NurPhoto 提供 / 法新社]
2024 年 10 月 12 日,在中國青島舉行的 2024 年第 9 屆中國先進材料產業博覽會上,民眾參觀不溶性金屬與稀土永磁體的展位。 [Costfoto / NurPhoto 提供 / 法新社]
對磁材和電子產品等科技至關重要的稀土元素全球分佈圖。中國擁有全球 37.9% 的稀土儲量,其次是越南和巴西。資料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2020年。 [Visual Capitalist / Science Photo Library 提供 / 法新社]
對磁材和電子產品等科技至關重要的稀土元素全球分佈圖。中國擁有全球 37.9% 的稀土儲量,其次是越南和巴西。資料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2020年。 [Visual Capitalist / Science Photo Library 提供 / 法新社]

《南華早報》引述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區總監王丹的話說:「這些限制將…加深外國對中國技術的依賴。」

此外,商務部表示,現在外國實體出口在中國境內生產的稀土材料,必須先申請兩用物項出口許可證,該規定自即日起生效;至於在境外生產但包含原產於中國的元素或技術的稀土產品,也將受到限制,這部份的規定則自 12 月 1 日起生效。

10 月 9 日,商務部發言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一段時間以來,部分境外組織和個人將原產中國的稀土管制物項直接或者加工後再轉移……用於軍事等敏感領域,對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損害或潛在威脅……」

官方審查變本加厲

商務部表示,出口商必須就涉及稀土開採、冶煉及其他加工步驟的技術取得許可。

對於研究、開發或生產特定類型半導體及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人工智慧技術之相關申請,官員將逐案審批;

對境外軍事用戶的出口申請,也將不予許可。

目前尚不清楚北京打算如何對在境外營運的公司實施管控。

這項新公告可能會阻礙各國尋求提高自身產量或建立夥伴關係以減少對中國供應鏈依賴的措施。

中國在為期一週的國慶長假結束後、恢復工作之際宣布這些措施,距離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也僅有幾週。屆時,中美兩國領導人預計將在峰會期間舉行會晤,稀土問題很可能成為討論的焦點。

中國專利與外國依賴

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在 2024 年稱,全球稀土儲量約 1.1 億噸,其中中國佔了 4,400 萬噸,

巴西的儲量估計為 2,200 萬噸,越南 2,100 萬噸,俄羅斯 1,000 萬噸,印度 700 萬噸。

幾十年來,北京在精煉作業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卻沒有像西方國家那樣要求嚴格的環境監管;

同時中國還申請了大量與稀土生產相關的專利,阻礙了外國競爭對手的發展,因此許多公司仍將稀土礦石運往中國進行精煉。

今年實施的限制措施擾亂了全球的產業,有些公司因供應緊縮而被迫暫停生產。

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 7 月的北京峰會後表示,雙方領導人已同意改善中國向歐盟出口稀土的管理機制。然而,一個商業遊說團體在 9 月表示,歐洲企業在取得稀土方面仍面臨困難。

澳洲的戰略轉向

為了對抗中國在稀土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澳洲宣布計劃向盟國出售「關鍵礦產戰略儲備」(Critical Minerals Strategic Reserve)的股份,價值 12 億澳元(約 7.915 億美元)。據《稀土交易》( Rare Earth Exchanges)報導,英國、美國和法國等合作夥伴受邀共同投資,可以優先取得對清潔能源、電子和國防至關重要的關鍵礦產。

這項戰略儲備標誌著在確保這些重要供應鏈安全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其目的是穩定價格,促進上游產業成長,並推動民主國家從分散努力轉向協調一致的資源安全。

2024 年,澳洲是全球最大的鋰生產國,鈷和鎳的儲量也位居世界第二。這為盟友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替代方案,反制有 85% 受到中國控制的稀土加工市場。

透過聯合融資和保證需求的承諾,可以降低他們面臨的地緣政治和供應風險。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

Policy Link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