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Val Panlilio |
5月5日,菲律宾海军与中国军舰在黄岩岛附近发生的近距离海上接触,这是北京在南海日益强硬立场引发人们担忧的最新事件。
菲律宾军方表示,中国海军和海警船只进行了“鲁莽”行动,险些与一艘菲律宾巡逻舰相撞。
这场对峙发生在距离黄岩岛东南方向仅11.8海里(21.8公里)处,当时“埃米利奥·哈辛托”号(PS35)正在与菲律宾渔业局及海岸警卫队一起进行例行巡逻。
据菲律宾武装部队(AFOTP)称,两艘中国海军护卫舰和一艘海警船试图阻挡并威胁菲律宾军舰。
![5月20日,菲律宾海军舰艇“拉蒙·阿尔卡拉斯”号(BRP Ramon Alcaraz)(前)和“梅尔乔拉·阿基诺”号(BRP Melchora Aquino)与美国海岸警卫队巡逻舰“斯特拉顿”号(Stratton)联合编队,在南海进行双边海上合作活动。[菲律宾武装部队]](/gc9/images/2025/05/23/50519-ph_coast_guard-370_237.webp)
其中一艘护卫舰紧随“哈辛托”号,另一艘则采取高风险动作,冒险横切其舰首。中国海警船试图阻挡该船的航行路线。
尽管发生对峙,菲律宾船员仍继续巡逻,没有升级冲突。菲律宾武装部队谴责中方的操作“鲁莽”且“挑衅”,并警告此类误判可能引发地区不稳定。
菲律宾通讯社(Philippine News Agency)5月9日的一篇文章报道,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 (Gilberto Teodoro Jr.) 称此次事件是预料之中的,他表示,“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菲律宾必须作为一个共和国“站起来”,而非“绥靖和屈服”。
中国方面否认有不当行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指责菲律宾船只“非法闯入”被其称为“黄岩岛”的附近海域。
“强有力”的防御
此次最新的对峙表明,中方已从派遣海警和民兵力量转向了积极的海军部署。
分析人士指出,这是中国将其存在和影响力扩展至所谓“第一岛链”(包括菲律宾、台湾和日本)以外更广泛地区的努力的一部分。
据《新闻周刊》5月9日报道,这起事件发生在美菲在该地区的军事演习结束几天后,与此同时,中国情报收集舰在日本附近活动。
面对北京日益升级的策略,菲律宾官员强调战略与国家利益保持一致,并加强与盟友的战略协同。
国家安全顾问阿诺(Eduardo Año)承认,南海的安全挑战“不太可能很快缓解”。
据菲律宾通讯社报道,他谴责了中国“毫无根据、过度且扩张性的主权声索、军事化行为以及与邻国的对抗”。
阿诺表示,菲律宾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国防与海上执法,包括增强人员训练并扩大伙伴合作。
据《南华早报》报道,他表示:“构建一个强大、可靠、自主的防御体系,是我们应对任何主权、权利和海洋管辖权挑战的首要任务。”
需要更好的协调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
分析人士瓦尔伯格(Jonathan Walberg)和康奈尔(Ethan Connell)4月23日在《外交家》杂志上撰文称,若缺乏内部协调,菲律宾将面临在认知和领土方面失去控制的风险。
他们指出,“如果没有统一的战略,马尼拉可能会将话语权——甚至整个海域——拱手让给北京。”
菲律宾正计划通过与澳大利亚、日本和新西兰等国家的伙伴关系,提升海洋领域意识与军队现代化建设,从而进一步实现马尼拉安全架构的多样化。
近期的一系列事件突现了这种对新伙伴关系的承诺。
5月20日,菲律宾与德国签署了一项共享机密信息的国防协议。
菲律宾武装部队规划副参谋长科尔多瓦少将( Maj. Gen. Rommel Cordova)表示,情报共享有“更明确的安排”将有助于菲律宾对抗外国干预与信息战。
同一天,菲律宾与美国海岸警卫队首次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这是更广泛防御演练的一部分。此次演习在巴拉望与西民都洛海域举行,内容包括海空协调、搜救行动与战术演练。
菲律宾军方表示,这一史无前例的举动,是“全国性加强海上合作战略”的一部分。
随着中国军事存在不断增强与海上摩擦升级,马尼拉转向更强大的长期防御可能对维护主权和地区和平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