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吴巧曦 |
中国近来加紧操控有关西菲律宾海的叙事,手段从海上对峙,延伸至国际舞台上的外交施压,试图压制与其立场相左的声音。
一部记录菲律宾渔民与海巡人员在西菲律宾海面临危险处境的纪录片,尽管遭中国驻新西兰领事馆施压要求下架,但仍抵抗了来自北京的政治压力。
由菲律宾导演维拉拉玛(Baby Ruth Villarama)执导的《食物运送:直击西菲律宾海现场》(Food Delivery: Fresh from the West Philippine Sea),记录菲律宾海巡队与渔民在南海争议海域的日常挣扎,中国的侵略行为长期威胁著他们的生计与安全。
据《Rolling Stone Philippines》7月初报导,该片于6月30日在奥克兰的Doc Edge纪录片影展首映,但很快便遭到中国驻奥克兰总领事馆施压,要求主办方取消后续场次的放映。
![这张未标注日期的照片显示,《Food Delivery》摄製团队与菲律宾渔民在西菲律宾海共同作业,记录下中菲海事争议背景下渔民的日常困境。[Voyage Studio/Instagram]](/gc9/images/2025/07/14/51148-filming-370_237.webp)
Doc Edge在其网站上公开了中国领事馆的要求信,信中称该纪录片为“政治工具”。
据Doc Edge影展与电影製片方的说法,领事馆还多次致电影展售票与董事会成员。
南海长期以来是中国与多个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争议爆发点,特别是跟菲律宾的争端最为激烈。中国主张拥有整个南海约九成的主权,依据的是其所谓“九段线”划定的范围。然而,2016年海牙常设仲裁法院已裁定中国的海权主张缺乏国际法依据。
西菲律宾海是马尼拉对其专属经济海域的官方用语,该区常见菲中海警船冲突,包括水砲攻击、冲撞与渔具破坏等事件。
抵抗中国压力
中国官媒《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在一篇措辞严厉的评论中,称该纪录片是“虚假信息宣传”的一部分。
儘管遭到多重压力,Doc Edge影展仍拒绝下架此片,其声明表示:“我们坚守影展的独立性与策展自由。”
《食物运送》的製片人古铁雷兹(Chuck Gutierrez)向《Rolling Stone Philippines》表示:“Doc Edge做了许多人不敢做的事。他们创造了一个平台,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被听见,即使那些真相令人感到不舒服。”
这部纪录片的上映之路并不顺利。
原订今年三月在菲律宾Puregold CinePanalo影展首映,但在上映前两天突然被撤下。
该影展由菲华资本集团Puregold赞助,该公司在菲国经营低价商品大宗零售,部分商品来自中国。
当时主办单位仅以“外部因素”为由,未进一步说明。
然而,菲律宾大学海事事务与海洋法研究所所长巴通巴卡尔(Jay Batongbacal)向《经济学人》表示,中国驻马尼拉大使馆曾对影展施加压力。
据《Rappler》三月报导,菲律宾导演工会(DGPI)也对此撤片表达谴责,指出此举是“一个令人震惊的迹象,显示我们社会言论自由正遭到侵蚀”,并批评主办方“选择压抑真相”。
据《Inquirer.net》报导,菲律宾的资讯韧性与诚信研究中心(CIRIS)谴责中国对影展施压,批评中国此举是“打压可信叙事的行为”。
“被看见与被听见”
《食物运送》聚焦位于三描礼士省的菲律宾渔民与海军,纪录他们前往南海争议岛链——斯普拉特利群岛(Spratly Islands)补给哨站的过程。
影片中也呈现他们寻找四名失踪同伴、应对日益严重的贫困与面对中国海上骚扰的画面。
一名渔民对著镜头低声说:“Meron talagang kinukuha dito na mga tao”(“这片海真的会夺走人命”)。
该片在Doc Edge影展获得热烈反响,并于7月3日获颁“变革之潮”(Tides of Change)奖项。
据《Inquirer.net》报导,导演维拉拉玛表示:“这个奖属于我们每个菲律宾人,因为就像这片海一样,最坚定的意志,就是要被看见、被听见。”
菲律宾政府也对电影团队表达支持。
国安顾问亚纽(Eduardo Año)在7月8日的声明中谴责中国阻止放映的行为,称其「公然试图压制揭露西菲律宾海局势真相的有力叙事」。
菲律宾武装部队则表示,将“坚定支持”这部纪录片的製作团队,“共同捍卫真相与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