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

中国的三角外交:通过多边主义扩大影响力

中国正在利用多边合作框架来扩大其外交和地区影响力。

5 月 27 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右八)在吉隆坡举行的东盟-海湾合作委员会-中国峰会上,与东盟和海湾国家领导人合影。 [Jam Sta Rosa / 法新社]
5 月 27 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右八)在吉隆坡举行的东盟-海湾合作委员会-中国峰会上,与东盟和海湾国家领导人合影。 [Jam Sta Rosa / 法新社]

撰文 / 陈美华 |

在美国减少对外援助的情况下,北京加大力度拉拢邻国,并结合发展倡议与多边外交来扩大影响力。

今年 6 月,中国与新加坡达成协议,将针对东盟和东帝汶官员设立“第三国培训项目”,作为双方发展“全方位高质量前瞻性伙伴关系”的一部分。

同月,中国主办了首次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峰会,三方同意建立涵盖贸易、气候变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三边合作机制。

《外交官》7 月份报道称,中国日益重视三边合作——也就是至少三方之间的发展伙伴关系,其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展中国家和一个发达国家或多边组织——反映出战略的重新调整和创新。

2023 年 10 月 18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其他领导人在北京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 [Wang Ye / 新华社提供 / 法新社]
2023 年 10 月 18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其他领导人在北京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 [Wang Ye / 新华社提供 / 法新社]

该报道认为,在中美竞争的背景下,中国的核心目标首先是“结合发展议程与经济杠杆,巩固与地区强国的关系”,其次是强化“中国是多边主义捍卫者的形象,重塑有利于中国的全球机构”。

多边推动

今年 4 月,北京召开中央周边工作会议,这是中共中央委员会罕见以外交政策为重点的会议,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

此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将再次推动重振地区伙伴关系,并巩固其地缘政治的后院。

一个月后,中共中联部举办了与东北亚、东南亚政党的对话会,

目标是推进多边外交,增进战略互信、深化合作、求同存异、凝聚地区政党力量,共同促进地区稳定与发展。

中国的三边合作并不局限于三个国家一组。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吉隆坡举行的东盟-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峰会上表示,该交流平台“堪称地区经济合作的一大创举”,三方之间的合作可以造就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圈”。

中华经济研究院台湾东盟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向焦点表示,中国与海湾国家及其他地区的合作“建立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之上”。

“一带一路”是中国建设全球基础设施的项目,旨在方便贫穷国家向中国出口原材料。

徐遵慈说,中国正忙于通过三边合作创建一个新平台,为不愿建立正式联盟的国家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中国利益

对于中国与新加坡、东帝汶的合作,徐遵慈表示,中国在东帝汶已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她说,中国正在提供能力建设和培训课程,帮助东帝汶在今年晚些时候加入东盟,预计中国将进一步深化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者荘嘉颖告诉焦点说:“中国正在积极寻求合作机会,以巩固其利益。”

他说,此类型合作可能有助于中国扩大影响力,但并非一定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徐遵慈表示,中国主导的金砖国家组织通过灵活的“加”机制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对美国构成挑战。

金砖国家是一个跨国贸易集团,以早期成员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命名。

例如,金砖国家通过“加”模式吸纳马来西亚、越南等东盟成员国加入,已将成员国数量增至 10 个。

徐遵慈说,这种模式“为那些不愿直接加入但仍想开拓市场的国家或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参与模式”。

您喜欢这篇文章吗?

Policy Link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