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

哈希納下台 1 年後 孟加拉「轉向中國」引發警惕

隨著孟加拉採取大膽的外交和安全措施來討好北京,分析人士警告,這次轉向可能會加深區域競爭,並使孟加拉與印度本已脆弱的關係更加緊張。

孟加拉與中國關係的深化,可能會改變南亞的地緣政治平衡,加劇其與印度的緊張關係。 [《焦點》]
孟加拉與中國關係的深化,可能會改變南亞的地緣政治平衡,加劇其與印度的緊張關係。 [《焦點》]

撰文 / 《焦點》與法新社 |

在孟加拉長期領導人哈希納(Sheikh Hasina)因大規模抗議而流亡海外一年後,該國經歷急劇的地緣政治調整,分析人士警告,這可能使達卡陷入危險的大國競爭。

這項轉變由臨時領導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 (Muhammad Yunus)主導,在他今年 3 月打破慣例,選擇北京而非印度進行首次國事訪問時,這個轉向就已明確。根據《達卡論壇報》(Dhaka Tribune)3 月報導,尤努斯在北京獲得了 21 億美元的貸款、投資和補助。

該訪問也為北京帶來一份大禮:一份價值 4 億美元的合約,用於對孟加拉的蒙格拉港口(Mongla Port)進行現代化建設,讓中國在印度東北走廊附近獲得另一個戰略立足點。新德里認為東北走廊對其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隨著孟、印關係惡化,這次出訪無論從象徵或戰略意義來看,都標誌著達卡正在遠離數十年來在印度和中國之間走鋼索的局面。

3 月 28 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與孟加拉臨時政府領導人尤努斯握手。 [Ding Haitao / 新華社提供 / 法新社]
3 月 28 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與孟加拉臨時政府領導人尤努斯握手。 [Ding Haitao / 新華社提供 / 法新社]

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的唐提(Praveen Donthi )7 月 7 日告訴法新社:「印度和孟加拉的關係可能從未如此緊張。」

逃亡前總理哈希納的命運,讓達卡民眾深感不滿。去年 8 月,哈希納乘坐直升機逃離一場由學生領導的起義,當數千名抗議者闖入官邸時,她已飛往新德里。

尤努斯表示,由於新德里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政府為哈希納提供庇護,在以穆斯林為主的孟加拉,民眾已將憤怒「轉移至印度」。

現年 77 歲的哈希納無視引渡令、拒絕出席她的反人類罪審判。孟加拉一所法院在她缺席的情況下,判以藐視法庭,刑期 6 個月。

新德里方面隨後拒絕了達卡的引渡請求。

「新階段」

孟加拉臨時政府表示,目前仍致力於建立民主共識;然而,其外交政策轉變已全速推進。

根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尤努斯在訪問北京期間宣稱,孟中關係已進入「新階段」。

他甚至暗示孟加拉可成為「中國經濟的延伸」,並可作為印度「內陸」東北各邦的海上關口,該言論在印度廣被視為挑釁。

同時,尤努斯政府在 3 月公開反對台灣獨立,這是孟加拉政府首次這麼做。

法新社 7 月 7 日的文章稱,孟加拉民族主義黨資深政客阿拉姆吉爾 (Mirza Fakhrul Islam Alamgir) 表示,中國「渴望」以「真誠、堅定、愛和情感」與下屆民選政府合作。該黨預料將在明年選舉中領先。

近年來,孟加拉已經擴大了與北京的軍事和外交聯繫。

據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稱,2019 年至 2023 年間,中國提供了孟加拉 72% 的武器,其中包括目前駐紮在中國建造的 BNS 哈希納海軍基地(現已更名為 BNS 佩庫亞)的潛艇。

基地於 2023 年落成,可同時停泊 6 艘潛艦和 8 艘軍艦。

令該地區不安情緒進一步加劇的是,達卡的新結盟立場已擴大至中國以外的安全夥伴。

今年 6 月,孟加拉和(印度宿敵)巴基斯坦官員,與東道主中國官員舉行三邊會談,北京外交部在會上宣布了貿易、工業、教育和農業領域的新合作計畫。

「危險的流沙」

然而,分析人士表示,奔向中國也存在風險。

諾爾(Wahiduzzaman Noor)和薩曼塔(Samantha Wong)今年 5 月在 《新大西洋主義者》(The New Atlanticist)上撰文指出,「在倉促的地緣政治盤算中,孟加拉可能只是把脆弱的鋼索換成危險的流沙」。他們強調達卡擁抱中國的戰略風險。

儘管孟加拉從中國投資中獲益,但許多「一帶一路」計畫因成本過高和不透明而受到批評。

「一帶一路」是由中國資助的全球基礎設施計畫,旨在促進貧窮國家向中國出口原材料。

《每日星報》(The Daily Star)1 月報導稱,中國目前是孟加拉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債權國,自 1975 年以來累計發放貸款已達 75 億美元。

同時,新德里收緊了將會波及孟加拉出口的貿易規則,並增加了邊境附近的軍事活動。

兩國關係依然冷淡:歷經長期延宕,尤努斯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 4 月終於會晤,卻未帶來和解的跡象。

雖然尤努斯與中國接觸可能會提升孟加拉的國際形象,但批評人士警告說,臨時政府在沒有民選議會的情況下運作,缺乏實施如此全面外交政策改革的授權。

孟加拉現在面臨一個關鍵抉擇:是要冒著進一步被區域孤立的風險,繼續深化與中國的關係;或是要重新調整外交政策,以保持更平衡的戰略態勢。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

Policy Link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