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吳巧曦 |
面對中國軍力擴張,日本持續強化本土防衛部署,並首度試射國產陸基反艦飛彈。
6月24日,日本陸上自衛隊在北海道北部的靜內防空靶場進行「88式」地對艦短程飛彈的試射。
據當地媒體報導,第一炮兵旅約有300名士兵參與演習,朝距離北海道南部約40公里外海的無人靶船發射了一枚演習彈。
這是日本首次在國內進行的此類飛彈試射。由於空間限制和安全考量,過去多在美國或澳洲境內進行試射。
![日本陸上自衛隊西部方面隊隊員於7月9日與首架進駐佐賀新基地的V-22魚鷹運輸機合影。 [陸上自衛隊西部方面隊 / x.com]](/gc9/images/2025/07/11/51139-osprey-370_237.webp)
![2024年12月「北歐響應2024」演習期間,F-35B閃電II戰機於日出時分在威爾斯親王號航母甲板列隊。該航母目前正搭載F-35B戰機於印太地區執行「高桅行動」,預計將在中國附近海域與日本進行聯合演訓。[英國國防部]](/gc9/images/2025/07/11/51140-f-35b-370_237.webp)
「88式」射程可達約100公里,是日本反艦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本防衛研究所安全研究部主任飯田將史於6月下旬向《南華早報》表示,此次實彈射擊驗證了「日本致力於開發和取得的遠程精確打擊能力,正在穩步發展中,以強化日本對中國的威懾力。」
日本正在開發改良版「12式」地對艦飛彈以強化反擊能力,其射程可達約1000公里。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日本戰略研究論壇資深研究員紐瑟姆在同一篇報導中指出,將此次試射稱為「遲來的努力」。他表示「日本已經覺醒」,在中國不斷擴張的背景下更加認真對待國防。
緊張局勢升級
日本憲法規定其軍隊只能用於防衛,但自通過 2022 年國防戰略以來,東京一直稱中國為其 「最大的戰略挑戰」,並強調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近月來,随着北京持續強化在整個東亞地區的海空軍事存在,日中兩國軍事緊張局勢愈演愈烈。
中國航母遼寧艦和山東艦6月首度同時在太平洋行動,數度行經日本南部多個偏遠島嶼。
演習期間,一架從山東艦起飛的中國殲-15戰機逼近日本偵察機至45公尺範圍內,造成危險接近事件。
根據共同社報導,7月9日一架中國JH-7戰鬥轟炸機同樣以僅30公尺的極近距離逼近另一架日本偵察機。
與此同時,東海緊張局勢持續處於高度緊繃狀態。
日本政府7月10日宣稱,在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日本領海已連續234天發現中國海警船出沒,刷新日本政府2012年9月將尖閣諸島國有化後的最長連續天數紀錄。
日本政府指控中國在東海日中中間線中國一側海域又新增一座建物,疑似用於從事自然資源的開發活動。
多名執政黨議員憂慮中方單方面開發行動,已在6月29日搭乘軍機從空中進行視察,更強調「確保日本的資源不被中國使用」。
日本首相石破茂6月底在自衛隊指揮官幹部會議發表演說,明確指出中國正「試圖以武力片面改變東海和南海的現狀」。
他表示,「日本必須加強威懾能力,防止侵略行為蔓延至我國領土,」並應繼續以《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為依據,切實推進從根本上增強防衛力。
「強化威懾力」
為加強西南群島的防衛,日本防衛省7月9日啟用位於佐賀市的佐賀駐屯地,正式成為陸上自衛隊V-22魚鷹運輸機的常設基地。
該批魚鷹機過去五年暫駐千葉縣,此次移防旨在支持日本抗衡中國海洋擴張戰略,並強化西南諸島鏈的防衛部署——其因地理鄰近台灣而具極高戰略價值。
未來,魚鷹機將與水陸機動團協同作戰,提升部隊快速投送及突發狀況處置能力。
據《每日新聞》報導,一位自衛隊幹部表示,這一部署「對其他國家也能發揮更強的威懾效果。」
日本正持續深化國際軍事合作佈局。
英國「威爾斯親王號」航母預計將於8月至9月期間,在中國周邊海域與日本航母进行聯合演訓。
據《日本時報》七月初報導,觀察家正密切關注屆時英國的F-35B戰機是否會直接在日本護衛艦「加賀號」上起降,若果真如此,這將象徵著盟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協同能力邁向新里程碑。
從本土試射飛彈到強化西南防衛部署,日本正逐步擺脫戰後和平主義的枷鎖,逐步強化防線,以因應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存在與地緣戰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