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中國在西藏建超級大壩,引發「水資源武器化」疑慮

中國最具野心的水力發電工程正式在西藏開工,位於下游的印度擔心這會是個「定時水炸彈」。

照片顯示,中國正在西藏的帕陽沙丘與雅魯藏布江(亦稱布拉馬普特拉河)之間建造一座新城,安置被迫搬遷的原遊牧民族。 [Lumis Peter/ Hemis 提供 / 法新社]
照片顯示,中國正在西藏的帕陽沙丘與雅魯藏布江(亦稱布拉馬普特拉河)之間建造一座新城,安置被迫搬遷的原遊牧民族。 [Lumis Peter/ Hemis 提供 / 法新社]

撰文 / 陳美華 |

中國的新水壩工程加劇了與印度和孟加拉之間的緊張關係。

布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 River)是南亞地區最重要的水路之一,滋養了肥沃的平原,也維繫著下游數百萬人的生計。然而,隨著中國在西藏興建「超級大壩」,這條生命線可能會受到威脅。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 7 月 19 日在西藏林芝宣佈,雅魯藏布江(在印度稱為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水電工程正式開工,

預計 2030 年投入營運。據中國媒體報導,該工程總投資達 1.2 萬億人民幣(約 1664 億美元),發電量將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水力發電廠三峽大壩的三倍,建成後足以為數億人提供電力,

這張未註明日期的照片顯示藏木水力發電廠,是中國在西藏雅魯藏布江幹流上興建的首座水力發電站。(中國中央電視台)
這張未註明日期的照片顯示藏木水力發電廠,是中國在西藏雅魯藏布江幹流上興建的首座水力發電站。(中國中央電視台)

並可望替代大量煤炭,減少碳排放。中國官員將其譽為「世紀工程」。路透社指出,這象徵著中國公共投資升溫,提振經濟。

印度、孟加拉和西藏的疑慮

然而,位於下游的印度與孟加拉皆表示擔憂。據印度《經濟時報》(The Economic Times)報導,印度外交部正在「密切關注」該工程,並指出該工程可能對水資源安全、生態和生計構成風險。

孟加拉則於今年 2 月致函中國,正式要求提供環評、可行性、氣候與災害影響等四份關鍵文件。

西藏曾抗議中國在當地興建水壩,稱其為掠奪西藏的資源。

去年,中國當局逮捕了數百名示威者,他們是抗議中國計劃在西藏修建的另一座水壩——岡托水壩。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 7 月底表示,興建水力發電工程「完全是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

「定時炸彈」

印度已明確表達了其疑慮。

緊鄰下游的印度阿魯納恰爾邦首席部長坎杜稱,該工程「是一項重大威脅」,可能導致河水乾涸,或是遭到武器化,引發洪水,造成數十萬人喪生。

他批評中國沒有簽署國際水資源共享協議,還說這座大壩就是一顆「定時水炸彈」。

坎杜說:「問題在於中國不可信。沒人知道他們會做什麼。」。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7 月下旬在一篇分析文章中指出 ,中國似乎將水資源視為地緣政治工具。

文章指出,中國可以控制這條河的流量,不是在旱季限制水量,就是放水引發洪災。

除了大壩之外,中國也會興建公路等基礎建設,並且可能會用來將中國軍隊帶到印度邊界。

牛津大學政治學研究生辛格(Ameya Pratap Singh)與印度貿易律師坦貝(Urvi Tembey)於 2020 年在《The Interpreter》撰文指出,「控制了這些河流實際上就是讓中國扼住了印度的經濟咽喉。」他們所指的是源自西藏的七條南亞河流,

分別是印度河、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長江和湄公河。

環境風險

除中國的人為政策之外,在雅魯藏布江大壩完工後,自然因素也可能對西藏下游的國家造成威脅。

路透社在 7 月引述非政府組織報導稱,這座巨型水壩將破壞青藏高原的生態,並影響數百萬居民。

曼徹斯特大學地理學者薩哈納(Mehebub Sahana)4 月在《對話》(The Conversation)期刊撰文指出,氣候變遷正導致冰川融化,並改變降雨模式,

若再加上水壩突然洩洪,將加劇水資源短缺與洪災風險。他也警告,大壩截留沉積物,將影響下游農業,威脅糧食安全。

印度戰略專家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在接受印度 CNBC-TV18 訪問時表示,該工程「可能會破壞本已脆弱的喜馬拉雅生態系統,並為中國提供一個強大的新籌碼來控制印度。」

戰略鐵路

同時,中國繼續在脆弱的西藏進行建設,引起鄰國的不安。

在宣布興建西藏超級水壩不到一個月後,中國又啟動了另一項重大基礎設施工程:一條連接新疆和田與西藏拉薩的戰略鐵路。這項工程由新成立的國有企業——新藏鐵路有限公司——負責,投入資金達 950 億人民幣(約 132 億美元)。

新鐵路計劃穿越一些全世界最崎嶇的地形,沿著印度北部拉達克地區的邊界鋪設。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

Policy Link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