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賈斐懋 |
近幾週,北京封閉道路進行午夜彩排、 禁飛無人機,並在市中心部署了嚴密的安保措施,為被標榜為多年來最大規模之一的閱兵做準備。
這場「九三閱兵」是為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於9月3日舉行,預計將展示中國新開發的武器裝備,並展現中國人民解放軍現代化建設的規模。
路透社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計劃檢閱在天安門廣場集結的數萬名部隊官兵,俄羅斯總統普丁和印度總理莫迪等外國政要也預計將出席。
這次閱兵精心策劃,具有強烈的政治象徵意義,旨在展現中國的軍事實力和國際夥伴關係。
![8月20日,中國軍人在北京參與彩排,為9月3日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閱兵做準備。 [Pedro Pardo / 法新社]](/gc9/images/2025/08/27/51713-afp__20250820__69zj7g7__v1__highres__chinajapanhistorywwiimilitaryparade__1_-370_237.webp)
![8月25日拍攝的衛星圖顯示,在中國紀念抗戰勝利閱兵之前,軍事裝備在北京集結。 [行星實驗室]](/gc9/images/2025/08/27/51715-satellite-370_237.webp)
大多數西方領導人預計將缺席,使這項活動成為在與西方關係惡化、亞洲安全環境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中國、俄羅斯和部分全球南方國家展示團結的場合。
新型裝甲、飛機和飛彈
中國少將吳澤棵在8月20日的記者會上表示,首次亮相的新型裝備佔比很大。
吳澤棵強調,此次閱兵將集中展示新型坦克、艦載機、戰鬥機等四代裝備,以及陸海空無人作戰、定向能武器、電子干擾系統等新型軍事能力。
閱兵也將展示高超音速、防空和遠程飛彈等戰略資產,以凸顯威懾力。
一些新型武器的圖片已在網路上流傳。在閱兵彩排期間,一款具備360度雷達偵測與反飛彈、反無人機系統的新一代中型坦克出現在北京街頭。
Facebook中文軍事粉絲專頁「世界特種部隊與軍武資料庫」的編輯表示,該坦克配備四面陣列雷達、雷射預警系統、主動防禦系統和自動機槍,能夠對抗反裝甲飛彈和無人機。
台灣淡江大學副教授林穎佑向《焦點》表示,這類設計明顯受 俄烏戰爭啟發。俄烏戰場上,包括俄T-90與美M1A1坦克,都遭無人機重創。
他認為,坦克不僅要面對敵車,也須防禦自殺無人機與單兵反裝甲火力,這將是未來發展趨勢。
林穎佑並提到, 台灣規劃採購5萬架無人機,能否克制中共新式坦克仍待觀察。觀察家正在關注解放軍是否將反無人機系統應用於輕型戰車。
林穎佑表示,「忠誠僚機」型無人機將成觀察重點,這種無人機旨在與載人戰鬥機一起飛行並協同工作。
根據衛星圖像,美國軍事網站「戰區」(The War Zone)稱,至少五款類似美國「女武神」(Valkyrie)設計的「忠誠僚機」型無人機可能登場。
開源情報研究者溫約瑟向《焦點》表示,「解放軍裝備和組織體系近十年可謂巨變」。
他預測,射程可達8000公里、可攜帶核或常規彈頭的東風-27高超音速飛彈可能亮相。這種飛彈可能威脅到美國在關島的軍事基地。
美國早在2021年即披露了東風-27的存在,並於2023年確認其試射成功。
可能是面子工程
儘管如此,一些軍事分析家對吳澤棵所謂亮相的武器為「現役裝備」的說法表示質疑。
「世界特種部隊與軍武資料庫」的分析師認為部分裝備或為「面子工程」,並舉例提及曾在1999年閱兵式亮相、但直到2007年才投入量產的ZTZ-99型坦克。
雖然軍事展示無法證明全面部署,但它確實凸顯了解放軍的研發軌跡。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湯普森(Drew Thompson)向路透社表示:「它具有表演性質,但不代表軍事能力。我們仍然不知道中國能否有效地將一切結合起來,並在衝突情境下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