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戴菉 |
一份外洩的俄羅斯軍事文件揭露了俄羅斯對 中國侵台計劃 的援助規模龐大,有不祥的預兆。
總部位於倫敦的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 9 月披露了一份文件,詳細說明俄中之間擴大的軍事合作。
莫斯科已同意協助中國人民解放軍(PLA)訓練空降裝甲部隊,並提供相關武器裝備。
這份長約 800 頁的文件由駭客組織「黑月」(Black Moon)獲取並曝光,內容包含合約、設備清單與通訊記錄,顯示莫斯科在 2023 年批准向中國出售一整個空降營的車輛裝備與訓練系統,並承諾協助將其部署到解放軍的空降部隊。
![2017 年 7 月 30 日,中國空降兵精銳部隊在內蒙古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閱兵式,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 90 週年。 [Li Gang / 新華社提供 / 法新社]](/gc9/images/2025/10/08/52333-afp__20170730__xxjpbee000938_20170730_tppfn0a001__v1__highres__pla90chinainnermongol-370_237.webp)
報告顯示,莫斯科「正在裝備並訓練中國特種部隊,使其能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滲透到他國領土,提供針對台灣、菲律賓及區域內其他島國的進攻選項。」
俄羅斯設備轉讓
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指出,該交易涉及的主要裝備包括 37 輛 BMD-4M 輕型兩棲戰車、11 門 Sprut-SDM1 自行反坦克炮、11 輛 BTR-MDM「拉庫什卡」空降裝甲運兵車,以及指揮觀測車等。
所有車輛必須與中國的通訊與指揮網路相容,並接受電磁互通性測試。
該協議將為中國提供「Dalnolyot」專用降落傘系統──可從 9754 公尺的高度投放最多 190 公斤的物資,並可依負重滑翔 30 至 80 公里不等。該系統將顯著提升解放軍長距離投送特種部隊小組的潛在能力。
對台灣的戰略意義
分析人士稱,莫斯科此舉一方面可為烏克蘭戰爭籌集資金,同時透過共享軍事技術,在戰略上加強與北京的聯繫。
俄羅斯於 2022 年 2 月對其鄰國發動了全面入侵。
分析人士稱,中俄合作可能會使中國進一步捲入台海衝突,使美國的區域戰略變得複雜。
「威脅是真實存在的,」前美國國防部官員、退役美軍中校胡振東(Tony Hu)接受《焦點》 採訪時指出,「俄羅斯正提供中國缺乏的作戰經驗與能力。」
他以 Dalnolyot 系統為例,指稱其高空低開傘(HALO)投送能力,可以讓中國的特種部隊滲透到台灣的目標區域,與已部署的第五縱隊等力量協同。他還說:「這些技術能力將對台灣入侵作戰產生實質助益,而解放軍當前尚不具備此類作戰手段。」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賴怡忠告訴《焦點》,中俄聯合軍事演習的深度與強度均穩定成長,而且演習地點「距離台灣愈來愈近」。
他對《焦點》說,台灣國安單位也提高了對俄羅斯參與的關注,因為 「俄羅斯在空降兵作戰經驗與指揮控制程序方面仍具優勢」,可以作為中國空降部隊現代化的寶貴典範。
挑戰和限制
日本國際教養大學中國研究助理教授陳宥樺認為,在「反美」的共同目標下,中俄宣稱「無上限」的夥伴關係在實質上已形成「類同盟」關係,兩國間的戰略合作甚至包括開始使用俄語進行共同軍事訓練。
然而,陳宥樺強調,在任何與台灣之間的潛在衝突中,中國仍面臨許多挑戰,不僅要確保裝備的戰備狀態,還要考量到美日的反應、中共內部權鬥,以及解放軍自 1979 年的中越戰爭之後便缺乏實戰經驗等。
至於中國社會願意為戰爭付出的代價——尤其是在 1980 年至 2016 年期間大多數家庭只允許生育一個孩子的情況下——仍是未知數。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INDSR)研究員沈明室則告訴《上報》,中國可能在俄羅斯協助下嘗試模仿其快速空降突擊戰術。
但解放軍空降部隊的規模有限,需高度依賴大型運輸機,且戰車落地後火力不足。
此外,台灣已在機場、高地等要點部署反制措施。
他還補充說道,由於直升機燃料與載具侷限,中方若以兩棲艦作為攻擊平台,也將暴露在台灣遠程反艦飛彈與防空系統的威脅之下。
![「東方-2018」演習結束後,中俄國旗在閱兵車輛上飄揚,彰顯兩國進一步加強合作。 [俄羅斯總統行政辦公室 / 維基媒體]](/gc9/images/2025/10/08/52332-vostok-2018_military_manoeuvres__2018-09-13__51-370_237.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