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能力

台灣強化國防:與美國合作、軍費創新高

在大型國防展上,台灣宣布與美國公司達成劃時代協議,將共同生產飛彈與無人潛艇,凸顯台灣在日益升高的中國壓力下,推動自我防衛的決心。

2025 年 9 月 17 日,由中科院與美商安杜里爾公司共同研發的低成本自主巡弋飛彈「梭魚-500」,在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中展出。[I-Hwa Cheng / 法新社]
2025 年 9 月 17 日,由中科院與美商安杜里爾公司共同研發的低成本自主巡弋飛彈「梭魚-500」,在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中展出。[I-Hwa Cheng / 法新社]

撰文 / 法新社 |

台北——台灣將首次與美國國防公司共同生產飛彈與無人潛艇,此舉凸顯台北急於加強防衛,以對抗中國

這項劃時代的合作於 9 月 18 日至 20 日舉行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上宣布,多家國際武器製造商也在現場競相展示經實戰驗證的反無人機系統。

台灣的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與美商安杜里爾公司(Anduril)簽署兩項重要協議。第一項協議於今年稍早達成,建立雙方合作關係,共同生產安杜里爾低的成本自主巡弋飛彈「梭魚-500」;第二項協議於 9 月 18 日敲定,將合作範圍擴及無人潛艇。

「這是台灣首次與外國公司簽署此類協議,」中科院院長李世強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在戰時、甚至遭遇封鎖時,也能生產自我防衛所需的每項武器。」

2025 年 9 月 17 日,台灣長程偵察無人機「銳鳶」在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中展出。據官員表示,該款無人機可持續飛行 12 小時,正用於監控台海爭議水域的軍事動態。[I-Hwa Cheng / 法新社]
2025 年 9 月 17 日,台灣長程偵察無人機「銳鳶」在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中展出。據官員表示,該款無人機可持續飛行 12 小時,正用於監控台海爭議水域的軍事動態。[I-Hwa Cheng / 法新社]
2025 年 9 月 18 日,反無人機系統在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的創未來科技公司展位上展出。[I-Hwa Cheng / 法新社]
2025 年 9 月 18 日,反無人機系統在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的創未來科技公司展位上展出。[I-Hwa Cheng / 法新社]
2025 年 9 月 18 日,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的全球動力科技公司展位上,一名工作人員手持「刺針」飛彈。[I-Hwa Cheng / 法新社]
2025 年 9 月 18 日,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的全球動力科技公司展位上,一名工作人員手持「刺針」飛彈。[I-Hwa Cheng / 法新社]

安杜里爾公司在台灣的負責人張亞歷(Alex Chang,音譯)證實,合作將聚焦於「大規模生產」與永續的在地供應鏈。據中科院的說法,建置「梭魚-500」的完整生產線需費時 18 個月,最終將完全採用台灣製造的零件。

反無人機競賽

此次展會凸顯無人機帶來的迫切威脅,這是 烏克蘭戰爭的重要教訓。台灣官員擔憂,中國可能會使用類似的廉價無人機蜂群戰術,癱瘓台灣的防衛。

英國國防工業巨頭貝宜系統公司(BAE Systems)區域總監劉強納森(Jonathan Lau,音譯)說:「大家都在擔心 [無人機] 蜂群,對吧?」他指出,台灣國防部已對貝宜的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表示感興趣,該系統旨在以較低的成本擊落無人機。

外國公司也積極展示自家經過戰場驗證的系統。

法國人工智慧新創公司 Alta Ares 的德洛爾(Eloi Delort)說:「我們非常希望打入台灣市場。」該公司的軟體已部署用於對抗俄羅斯無人機。「我認為台灣面臨許多威脅,他們可以使用我們的技術來抵禦無人機,或進行軍事偵察。」

國內企業也在加快腳步。台灣的創未來科技公司旗下人工智慧型反無人機系統已部署於台灣及烏克蘭,公司員工人數這兩年內已成長了六倍。該公司專員盧明莎(Misha Lu,音譯)告訴法新社說:「反無人機業務已佔我們營收的一半以上。」創未來目前每月生產逾 100 套系統,並考慮在海外設廠。

對台灣而言,成本效率至關重要。美國在台商會會長韓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表示:「派遣 F-16 戰機發射百萬美元的飛彈來擊落價值一萬美元的無人機,這樣是無法持續的。」他強調,可擴展規模、低成本的防衛系統在未來衝突中將是關鍵。

創紀錄軍費支出

這場展會恰逢台灣立法院就國防預算進行辯論。一名資深立委在 9 月稍早告訴法新社,國防部正擬定一項總額高達 1 兆元台幣(約 330 億美元)、為期七年的特別預算,用於強化台灣的國防。

與總統賴清德同屬民進黨的立委王定宇說:「我們希望建立一個完整的防衛生態體系來保衛國家。」

他形容這項計畫是一次「巨大」升級,目的是整合台灣的防空系統、提升雷達與感測技術,以及擴大彈藥生產。

國防安全研究院的軍事專家蘇紫雲特別指出,中國軍艦在鄰近台灣海域巡邏構成威脅,這些軍艦可能在數分鐘內發射數百枚飛彈。

他說:「除了無人機威脅之外,中國目前約有 8 艘軍艦在台灣周邊海域巡邏,每艘配備約 60 個垂直發射單元。」

這筆特別預算並不包括在賴清德提出的國防預算之內。按照規劃,2026 年國防預算將提高至 9,495 億元台幣,超過 GDP 的 3%,並力圖在 2030 年達到 5% 的目標。不過官員表示,最終數字仍需立法院審查,因此朝野政黨的支持至關重要。

除了展現台灣正在與國際夥伴合作之外,此次國防展也積極擴展國內的國防產業。中科院院長李世強在展會場邊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在戰時、甚至遭遇封鎖時,也能生產自我防衛所需的每項武器。」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

Policy Link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