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斐懋 |
分析人士警告称,中国不断在台湾附近开展军演,消耗了台湾的军事能力。
近年来,北京加大了对台湾的军事施压,多次在台湾周边开展大规模军演。观察人士常称这些演习是在为封锁和夺取领土做排练。
最近,4月1日至2日,中国在台湾海峡中部、南部及东海开展了代号为“海峡雷霆-2025A”的联合军事演习。
演习中,解放军东部战区出动了135架次军机和23艘军舰。
![4月1日,台湾导弹护卫舰“田单”号监控解放军“山东号”航母及“湛江”号驱逐舰的动向。[台湾海巡署]](/gc9/images/2025/04/14/49967-tw_coast_guard-370_237.webp)
![中国海警发布封锁台湾的相关宣传内容,试图影响台湾民众的舆论导向。[中国海警/微信]](/gc9/images/2025/04/14/49968-pla_propaganda-370_237.webp)
解放军东部战区表示,中国“山东号”航空母舰在演习中测试了“封锁”台湾的能力。
3月中旬,中国一天开展两次类似的“联合战备巡逻”。
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向《焦点》表示,解放军频繁开展高强度侵扰活动扰乱了台湾原定的训练和设备维护计划,还使得后勤工作更加复杂。
台湾审计部2024年报告透露,海军未能按计划维护一半以上的主要军舰,不得不延长维修周期。
军事官员承认与中国舰艇长期对峙导致海军装备损耗及人员疲惫。
台湾前国防部官员卢德允4月1日在Facebook发贴:“老共现在是采取滴水穿石策略,我们国军战力正每天不断遭受持续消耗。”
他强调,时间对台湾极度不利。
避免“吨位对峙”的迷思
国防安全研究院的苏紫云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他表示,台湾应该避免在每种情况都试图追上中国的军事配置。
他建议,在没爆发全面战争的情况下,台湾应派遣人力少、武装低的巡逻舰监控解放军舰艇。
这种做法避免了台湾需要在对峙中与中国一比一匹配的观念。
他还提议使用无人机伴飞入侵台湾空域的中国战机,从而减少频繁派遣飞行员的需求。
他表示,“重点是‘下驷对上驷’的思维去应对中国的消耗战。”
苏紫云对中国海警的行动表示担忧。
中国海警和海上民兵舰艇长期参与这些入侵,展现非正规力量的渗透。
在最近一次演习中,中国海警舰艇在台湾周边开展检查和拦截演练,采用了所谓海上封锁战术。
4月2日,台湾海巡署副署长谢庆钦在新闻发布会上确认,台湾花莲外海发现三艘疑似中国民兵舰艇参与军演。
苏紫云表示,中国海警的演习以“执法巡查”為幌子针对天然气油船与军事补给船只。
他说,即使这些行动无法完全封锁台湾,它们“仍可能对其他船只造成寒蝉效应,影响他们出入台海的意愿。”
中国的“蟒蛇战略”
解放军在外圈演练封锁战术,而中国海警则在内圈对商船查检拦阻,采用苏紫云所称的“蟒蛇戰略,圍而不打,切斷台灣海上運輸。”
截至3月底,过去13个月里,已有64起中国海警骚扰事件。
然而,台湾国策研究院资深顾问陈文甲表示,中国对台施加压力也为台湾提供契机,透过战备轮换、调度及强化演训来提升应急能力,
他说,台湾应加强海巡署与海军之间的协作,并与国际社会合作,防止中国通过“消耗战”改变台海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