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贾斐懋 |
为重塑海上防御力量、遏制中国侵略行径,台湾正准备在明年大量采购国产无人水面载具(USV),这些技术灵感来自乌克兰战场的创新,并根据台湾的非对称作战战略量身打造。
这些小型载具通过远程遥控,可以装载炸药、引导至敌方舰艇,甚至可攻击空中目标。
其中一例是雷虎科技的“海鲨 800”,一款具备群体作战能力的铝合金高速无人艇。
“海鲨 800”最高航速可超过 50 节,最大航程 600 公里,设计可载重 1,200 至 1,500 公斤,并配有易于操作的界面,便于使用及快速部署。
开发商陈冠如表示,这些能力将彻底改变中国侵台计划的战略盘算。
他在 6 月中旬告诉路透社说:“我们可以制造不确定性,让整个台湾海峡充斥危险与风险,没人知道这些危险会在哪里浮现。”
在乌克兰成功以无人水面载具重创俄罗斯黑海舰队后,台湾已加速采用类似技术。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向《焦点》表示:“阻绝敌军于海上、避免陆地作战,绝对是台湾的最佳防御战术。”
他指出,自杀式无人艇若搭配如雷霆 2000、海马斯(HIMARS)等多管火箭系统,将对中国的登陆行动构成解放军无法轻忽的威胁。
民进党立委、外交及国防委员会委员陈冠廷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无论是无人艇或无人潜艇,无人载具可以有效吓阻中国,因为台湾不是攻击方,而是防守方。”
技术测试
今年 6 月,在台湾东北部苏澳外海举行的无人艇展示活动中,雷虎科技、龙德造船及碳基科技等 3 家厂商展示其技术实力。
根据《军传媒》报道,尽管据称因低轨卫星带宽问题导致载具间歇性失联失控,但这场展示凸显台湾不断发展无人舰队的动能。
国防部“快奇专案”承包商龙德造船展示了“黑潮号”无人艇,一款具备高速与隐身能力的载具,最大航程 250 公里。
“快奇专案”获得 8 亿元台币(约 2,720 万美元)预算支持,预计今年完成测试,最快 2025 年量产。
与此同时,碳基科技的“碳险家 1 号”采用航天级碳纤维复材制成,船体轻盈、坚固耐用,
可承载 100 公斤以上任务设备,最高航速 32 节,最大航程 120 公里。
为加速发展,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与美国国防科技公司 Auterion 合作,将经过实战测试的无人机软件整合至新一代无人艇设计。
根据中央社报道,中科院的目标是深化人工智能整合,实现于复杂海域环境中自主航行、智能决策,以及达到最佳效能。
优先项目
近期率领美国国防产业代表团访台的美台商会会长韩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说:“无人机是美台双方的优先项目。”
他表示:“显然,乌克兰战争使人们聚焦思考下一代战争将是何种样貌。”
台湾海军在规模与火力上仍远不及中国,但借着无人水面载具,可以利用地理和科技优势来拉近双方的差距。
台湾军警战术研究发展协会常务理事陈柏宏表示,台湾有能力打造世界级的无人艇。
他说:“但说到应用,如何将它们变成顶尖武器,却不是民间企业的责任。对于如何将这些武器适当地纳入作战策略中,政府与军方需要多加思考。”
苏紫云说,无人艇除了战时用途,平时还可以辅助侦搜,弥补雷达功能不足之处。
作为台湾非对称作战策略的一环,这些低调的平台可以提供经济有效的方法,监控海上活动,并应对灰色地带的威胁。
在近期发生多起中国人搭乘橡皮艇逃避侦察闯入案例后,台湾海巡署也表示有意通过无人艇填补雷达盲区,以及提供海面的实时影像资料。
尽管技术上仍有小问题,但方向已然明确。台湾的防卫姿态已越来越受到现代战争启示的影响,正朝向小型化、智慧化和国产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