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和《焦點新聞》報導 |
海巡署稱,2 月 25 日,一條海底電信纜線在台灣外海遭到切斷,隨後台灣扣押了一艘船員為中國公民的貨船。
這是台灣一連串海底電纜斷裂事件中的最新一起,先前的事件都歸咎於自然原因或中國船隻。
台灣數位發展部表示,中華電信報告稱,澎湖與台灣之間的光纖電纜於 2 月 25 日凌晨斷線。澎湖群島位於敏感的台灣海峽,具有戰略意義。
數發部補充說,案件正以「國家安全等級原則處理」。
![台灣海巡署影片中的靜態影像顯示,幾位海巡隊員登上「宏泰號」檢查。這艘船已被確認為受到嚴密監控的 52 艘可疑中國船隻之一。 [台灣海巡署]](/gc9/images/2025/02/26/49318-taiwan_seabed_cable_2-370_237.webp)
「海底電纜斷裂的原因究竟是蓄意破壞亦或純粹的意外事故,還有待進一步調查才能確定。」
海巡署稱,「宏泰號」權宜輪上的船員為 8 名中國公民,並獲得中國資助。
權宜輪允許航運公司在與其無關的國家註冊船隻,只需支付費用就能免受監督。
根據中央通訊社報導,這艘在多哥註冊的船隻外部標示為「宏泰 168」,然而自動識別系統卻顯示為「宏泰 58」,而且船尾還標示「善美 7」字樣。
北京宣稱台灣是其領土一部分,並威脅使用武力控制台灣。
台灣擔心中國可能會切斷其通訊聯繫,以奪取或封鎖該島。
「不排除這是中國的灰色地帶入侵,」台灣海巡署在提及這些還不構成戰爭行為的行徑時表示。
「海巡署將與檢察官合作調查,盡一切努力查明真相。」
海巡署官員告訴法新社,船員當晚仍在接受檢察官的訊問。
中國外交部表示「不了解」相關情況
戰略價值高
台灣擁有 14 條國際海底電纜和 10 條國內海底電纜。
數發部已指示中華電信將澎湖的語音通訊及網路服務轉移至其他海底電纜。
全球的數據和通訊都透過大量海底光纖電纜跨海傳輸——由於戰略價值高,使其成為潛在的攻擊目標。
今年,一艘中國貨船涉嫌在台灣東北部海域切斷一條電纜,此後台灣對電纜安全的憂慮日益加劇。
另外,台灣馬祖列島有兩條老舊的海底電纜在上個月停止運作,其故障原因被歸咎於「自然劣化」。
2023 年 2 月,馬祖列島的兩條海底電信線路在幾天內相繼遭到切斷,導致通訊中斷數週。
當地居民和台北官員懷疑,中國漁船或抽沙船可能是罪魁禍首,因為他們經常在台灣海域下錨或刮傷海床。
上個月,台灣海巡署確定了 52 艘「可疑」船隻,並對其嚴密監控。這些船隻都是權宜輪,懸掛蒙古、喀麥隆、坦尚尼亞、多哥和獅子山共和國等國國旗。
據《自由時報》報導,「宏泰號」也是其中之一。
較嚴格的監控體系包括注意船舶自動辨識系統運作中的異常情況和虛假船名。
涉嫌在海底電纜附近徘徊或下錨的船隻將收到無線電警告要求離開,必要時也要接受登船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