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 Fei-mao |
中國中央軍事委員會(CMC)是中國最高的國防和安全決策機構,正在推進即將於下個月生效的解放軍(PLA)相關新修訂法律。
修訂后的三部條令——《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 統稱為《共同條令》。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此次修訂旨在推動解放軍在本世紀中葉前建成「世界級軍隊」。
它們被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推進軍事改革的重要一步。
![這張於 2023 年 4 月 9 日拍攝的視頻截圖展現了解放軍東部戰區一架戰機在臺灣周邊進行戰備巡邏和軍事演習期間加油。 [劉芳/新華社 法新社]](/gc9/images/2025/03/17/49519-afp__20230410__xxjpbee007007_20230411_pepfn0a001__v1__highres__chinaplaeasterntheate-370_237.webp)
習近平於二月份簽署了《共同條令》,修訂後的條令將於四月一日起正式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備戰」和「打仗」是這次修訂中頻繁出現的關鍵詞。
印度的塔克夏許拉研究所(Takshashila Institution)研究分析師安努什卡・薩克塞納(Anushka Saxena)二月份在《外交家》雜誌上撰文稱,修訂後的《共同條令》充分體現了習近平「依法治軍」的思想。
她指出,此次修訂強調以法律為依據推進系統化軍事管理,並強調戰鬥力是武裝部隊的首要任務。
最新修訂進一步細化了武裝部隊在和平時期、戰爭時期和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的紀律要求。
提升戰備
這些條例強調為戰而備,所有訓練與管理以實戰為核心,確保解放軍的政治工作、紀律和作戰能力更加穩定,戰備水平進一步提高。
為使中國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備戰打仗並實現到2049年建設強大軍隊的百年目標,修訂后的《共同條令》更符合部隊訓練和戰備需求,凸顯戰鬥準備的主要責任,並強化解放軍的核心使命——戰爭準備。
香港《南華早報》2月報導稱,修訂條令的措辭更加強調戰備和海外任務部隊。
修訂后的條令要求士兵們「隨時準備打仗」。
條令也強調學習軍事事務、理解戰爭以及加強打贏戰爭能力的重要性。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家陳世民(Chen Shih-min)在接受《焦點》採訪時表示,習近平視察軍隊時常常要求具備「能打仗、打勝仗的能力」。
陳世民表示,修訂后的《共同條令》是解放軍為戰爭做準備的標誌。
他指出,習近平可能將外部衝突視為激發民族主義、鞏固其可能的第四個任期政治地位的一種方式。
「習近平已執政超過十年。 如果你問中國人,有多少人會說習近平比胡錦濤和江澤民做得更好? 現在,中國正面臨日益嚴重的內外交困,而對習近平不滿的人多不勝數。」
習近平於2012年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 他打破慣例,通過修憲废除任期限制,並確保在2022年召開的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獲得第三個任期的連任。
陳世民表示,如果習近平還想在第四個任期連任,那麼引發有限度的對外衝突將是鞏固其政治正當性的最簡單方式。
歷史傳承
薩克塞納寫道,《共同條令》的修訂與中國領導人塑造歷史遺產有關。
江澤民三次修訂《共同條令》,以更好地灌輸解放軍當時面臨的新形勢以及內部紀律挑戰的「客觀現實」。
胡錦濤則在2011年進行過一次修訂,納入了解放軍必須為打贏「局部戰爭」做好準備的概念。
這是習近平第二次修改《共同條令》。
這與他的軍事改革議程相符,旨在增強解放軍的現代化作戰能力,以朝2049年成為「世界級軍隊」邁進,薩克塞納寫道。
《解放軍日報》3月的報導中表示,此舉在「強軍興軍偉大歷程中開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