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琳·班達里 (Shirin Bhandari) |
黎明時分,在三描禮士省馬辛洛克沿海的社區,菲律賓漁民帶回了當天在附近斯卡伯勒淺灘捕獲的魚獲。
港口停泊著數艘名為「邦加」(bangkas) 的木製小型舷外支架船。裝有鯖魚、魷魚和鮪魚的冷藏箱被卸下,運往當地市場。
然而,貨量已大不如前,魚類供應量勉強能滿足該省的需求。
近年來,中國民兵和海警船隻一直阻止菲律賓漁民進入馬辛洛克淺灘 (亦即斯卡伯勒淺灘) 的傳統漁場。
![當地人在菲律賓三描禮士省馬辛洛克市場購買魚類,該市場供應的魚量下降了 70%,導致價格上漲,新鮮海鮮日益稀缺。[希琳·班達里]](/gc9/images/2025/04/01/49793-43-370_237.webp)
斯卡伯勒淺灘以 18 世紀擱淺在該環礁的一艘英國船隻命名,現已成為中國和菲律賓爆發領土和海洋申索主張的地點。
儘管一項國際裁決認為中國的主張沒有法律依據,中國仍聲稱對幾乎整個南海擁有主權,對菲律賓和其他國家提出的競爭主張置之不理。
斯卡伯勒淺灘以豐富的漁業資源、蘊藏未經開發的天然氣和海上的戰略位置而聞名,距離菲律賓約 220 公里,屬於菲律賓的專屬經濟區 (EEZ) ,但中國聲稱這是其祖傳領土。
作為領土主張的一部分,中國於 2024 年 6 月宣布一項命令,允許海警未經審判下,拘留任何擅自進入斯卡伯勒淺灘的外國漁民,拘留期限最長為 60 天。
新馬辛洛克漁民協會 (New Masinloc Fishermen's Association) 主席李奧納多·夸雷斯馬 (Leonardo Cuaresma) 向《焦點》表示:「我們無法進入該淺灘。那裡一直由中國民兵和海警把守……由於我們害怕被捕,近一年都沒有靠近過該淺灘。」
夸雷斯馬說:「本地市場的魚類供應減少了 70%。所有的礁魚,如石斑魚或鯛魚,都不再像以前那樣容易買到,一切都變得如此昂貴。」
加劇緊張局勢
根據菲律賓政府統計,每年在西菲律賓海捕獲的魚量接近 275,520 公噸,其中 30% 來自斯卡伯勒淺灘。菲律賓使用「西菲律賓海」一詞,形容屬於其專屬經濟區的南海部分。
另一家漁業協會 「菲律賓渔民運動力量組織」 (PAMALAKAYA) 引述去年 7 月與三描禮士省蘇比克 (Subic) 十幾名船家的對話,表示每持續六天的捕魚作業,捕魚收入已從 10,000 菲律賓比索 ( 170 美元)降至少於 4,000 菲律賓比索 ( 70 美元) 。
在中國於 2012 年實質控制該淺灘之前,一支由 20 名漁民組成的團隊在淺灘附近三天,就捕獲約 6 噸魚。過去十年,漁獲量已下降至每週約 1.5 噸,顯示魚類供應量急劇減少。
現在漁民掙扎求生,他們被迫在該省的擁擠水域捕魚,或者航行至比西菲律賓海更遠的海域。
在距離斯卡伯勒淺灘最近、馬辛洛克的聖薩爾瓦多島 (San Salvador) 上,超過 500 個家庭依靠該礁的供給維持生計,現在卻面臨無法養活親人的困境。
夸雷斯馬向《焦點》表示:「這非常令人傷心。我們負債累累 —— 一些家庭選擇其他謀生方式,例如飼養家禽和豬。」
隨著馬尼拉努力為該地區漁民提供補給,中國和菲律賓在該淺灘產生的緊張局勢持續加劇。
菲律賓在 12 月宣稱中國海警使用水炮,並「側面撞擊」一艘菲律賓政府漁業部門的船隻。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 2 月稱,一架中國海軍直升機在斯卡伯勒淺灘上空逼近一架載有記者的偵察機,與該飛機相距「不到 10 英尺」( 3 公尺)。
作為回應,菲律賓尋求加強與美國和日本等盟友的防務關係。
與此同時,馬辛洛克的漁民們依然堅定不移。
夸雷斯馬表示:「我們將繼續倡議,讓世界知道斯卡伯勒淺灘位於菲律賓的專屬經濟區內。」
「因為捕魚是我們所知道的唯一生活方式,我們將捍衛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