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賈斐懋 |
中國宣佈計劃在南海斯卡伯勒淺灘(Scarborough Shoal,中國稱黃岩島)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此舉被外界廣泛視為強化斯卡伯勒淺灘主權聲索的手段。
禁止各種活動
斯卡伯勒淺灘是呂宋島以西約 120 海浬的一片三角形島礁和岩石群,中國、菲律賓和台灣均聲稱對此擁有主權。 2012年,北京從馬尼拉手中奪取了斯卡伯勒淺灘的控制權,此後中國海警船定期在該海域巡邏。
9月9日,北京發布指示,批准設立該保護區。根據中國《自然保護區條例》,在指定區域內將禁止進行捕撈、挖沙和旅遊等活動。中國也將禁止任何人進入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而科研則要事先經過批准。
據法新社報導,中國國務院「要求『強化對涉及自然保護區各類違法行為的監管執法力度』」。
![9 月 3 日,澳洲與菲律賓和加拿大在南海斯卡伯勒淺灘附近舉行聯合海上演習期間,一艘中國海軍軍艦(背景)駛過乘坐剛性充氣艇的澳洲海軍水兵。 [Ted Aljibe / 法新社]](/gc9/images/2025/09/19/52043-afp__20250903__739p8g3__v1__highres__philippinesaustraliacanadachinamaritimedefence__1_-370_237.webp)
嚴格執法
國內外觀察人士都預計中國將兌現其承諾。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許瑞麟(Collin Koh)在社群平台 X 上稱,「這不僅是空談;中國具備執行能力。」
中國南海研究院研究員丁鐸向《南華早報》表示,中國對於未經授權進入者,將採取「強力的配套措施」。
大連海事大學黃渤海研究院院長張晏瑲向中國官媒央視旗下的社群媒體帳號「玉淵譚天」表示,加強巡邏的時期即將到來。
飛機、海警船、無人艇和空中無人機都可能參與其中。
據《南華早報》報導,張晏瑲向「玉淵譚天」表示:「有別於過去的巡邏,此後的巡邏將更注重例行化、常態化。」
中國回應 8 月 11 日撞船事件
近幾個月來,斯卡伯勒淺灘的緊張局勢迅速升溫。 8月11日,一艘中國海警船在追逐一艘菲律賓海岸防衛隊的運補船隻,失控撞上部署於斯卡伯勒淺灘周遭海域的中國海軍驅逐艦。
許瑞麟在社群平台 X 上推測,設立保護區「顯然是對 8 月 11 日事件的回應」。
他提到中國時表示:「如果斯卡伯勒淺灘自然保護區模式取得成功,他們可能會將這一計畫拓展到菲律賓專屬經濟區的其他島礁。」
自菲律賓總統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 Jr. )三年前上任以來,菲中對南海主權交鋒愈發激烈。今年8月,中國新華社研究院發布《南海真相》系列報告,指責「域外勢力」挑釁菲律賓對中國發起挑釁。
各國拒絕北京論點
各國對中國計劃的反應迅速且不友善。
菲律賓外交部對該保護區提出「強烈抗議」,菲律賓國家安全顧問阿諾(Eduardo Año)則駁斥了北京方面聲稱的環保動機。
阿諾稱:「這顯然是為最終佔領鋪路。」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 Marco Rubio)在社群平台 X 發文說,美國「與我們的盟友菲律賓站在一起」,反對中國這一破壞穩定的舉動。他稱這是「又一次以犧牲鄰國和區域穩定為代價,為中國推進自身利益的脅迫之舉」。
台灣外交部則稱中國政府的單邊措施凸顯其霸權心態,是區域和平穩定的破壞者。台灣外交部也表示,台灣願意與包括菲律賓在內的其他國家和平解決爭端。
上個月,台灣外交部長林佳龍罕見地公開訪問菲律賓。台灣中央通訊社引述外交消息人士的話稱,此次訪問象徵台灣拓展外交空間,並深化與菲律賓戰略夥伴關係的重大突破。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黃奎博向《焦點》表示,目前看來賴清德政府頗有和菲律賓分進合擊的意味,各自指責北京的不是。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家莊嘉穎(Ian Chong)告訴《焦點》,南海的相關聲索方「不但不可能接受北京執法,還要一直去挑戰它」。
![斯卡伯勒淺灘的衛星圖。中國於 9 月 10 日宣佈在斯卡伯勒淺灘東北側設立一個佔地約 8700 英畝的自然保護區,其中包括核心區和相鄰的「實驗區」。 [AMTI / CSIS]](/gc9/images/2025/09/19/52042-scarborough_eez-370_237.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