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法新社和《焦點》 |
中國日益增強的軍事實力和對台灣的侵略態勢成為亞洲最高安全峰會的焦點。
為期三天的香格里拉對話於6月1日在新加坡結束,各國國防部長和世界領導人在會上討論了北京在印太地區的強硬立場。
從華盛頓到巴黎,從坎培拉到柏林,與會者對中國不斷擴大的軍事能力以及對台灣和南海日益加大的壓力表示警惕——他們警告說,這些爆發點可能引發未來的衝突。
在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願景六年後,美國借今年新加坡安全峰會概述了川普政府第二任期內更強硬的戰略。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副校長胡鋼鋒海軍少將(中)於5月31日出席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峰會。 [Mohd Rasfan/法新社]](/gc9/images/2025/06/03/50638-chinese_rear_admiral_hu_gangfeng-370_237.webp)
![5月30日,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上呼籲建立新的歐亞聯盟,以抵制大國施加的「脅迫範圍」,言論所指為中國與俄羅斯。 [Ludovic Marin/法新社]](/gc9/images/2025/06/03/50637-macron_shangri_la-370_237.webp)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在5月31日的主題演講中對亞洲爆發武裝衝突的可能性發出嚴厲警告。
「中國構成的威脅真實存在,且可能迫在眉睫,」赫格塞斯宣稱。他表示,北京「明顯且可信地準備動用武力改變印太地區勢力平衡」,並指責中國軍方正在積極建設入侵台灣的能力,甚至已在「為真正的行動進行演練」。
赫格塞斯將中國在該地區的行為稱為「警鐘」,並列舉了網路攻擊、騷擾鄰國,以及「非法奪取並軍事化南海領土」等行徑,指這些都是北京危害和平的作為。
赫格塞斯呼籲亞洲盟國將國防支出提高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強調必須為可能爆發的大規模區域衝突做好準備,並增加負擔分擔。
他表示:「亞洲盟國應該效仿歐洲,」並呼籲各國立即採取行動,全面提升印太地區的軍事能力。
赫格塞斯重申了美國對區域盟友的承諾,表示印太地區仍然是「美國的優先戰場」,並堅稱「中國無法主宰我們——也無法主宰我們的盟友與夥伴」。
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The German Marshall Fund)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說:「赫格塞斯針對中國施壓台灣及南海聲索國的言論,是歷任美國防長在香格里拉對話發表過最為強硬的一場演說。」
她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表示,這些言論是基於事實,而非對抗性的姿態。
“脅迫範圍”
來自其他國家的官員和領導人也同樣譴責中國的侵略行為。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5月30日的香格里拉對話演說中呼籲歐洲和亞洲團結起來,共同反對脅迫式的地緣政治行動,此番言論被廣泛解讀為對中國與俄羅斯的批評。
馬克宏表示:「我們面臨著修正主義國家的挑戰,他們打着勢力範圍的旗號——實際上卻想要強加脅迫範圍。」他呼籲各國領導人「在我們的共同準則和共同原則的基礎上,在歐洲和亞洲之間建立一個積極的新聯盟。」
他表示,若允許烏克蘭領土被侵占而不予以制裁,將為台灣及其他地區樹立一個危險的先例。
「你們會如何形容在台灣可能發生的事情?」他問道,「如果有一天菲律賓發生了什麼事,你們會怎麼做?」
德國和澳洲也呼籲該地區對中國的軍事擴張保持高度警惕。
德國聯邦國防軍總監布羅伊爾(Carsten Breuer)中將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德國致力於支持「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並維護印太地區的「航行自由」。
澳洲國防部長馬爾斯(Richard Marles)強調:「中國展現出的軍事能力增長及常規軍力擴張,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任何國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
他呼籲北京就其意圖提供戰略透明度。
「低調」
中國外交部對赫格塞斯的演講提出批評,並表示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今年,中國在該論壇上保持了明顯的低調姿態。
根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中國國防部長董軍未出席論壇,原定的「中國全球安全夥伴關係」全體會議亦被取消。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副校長、中國代表團團長、海軍少將胡鋼鋒譴責上述行為,稱其旨在「挑釁生事、煽動分裂、製造對抗,意在破壞亞太地區的穩定」。
中國代表團拒絕舉行新聞發布會,且在現場鮮少與其他代表團互動。
隨著區域緊張情勢升溫,中國的軍事姿態持續強硬。
5月,解放軍在黃海、東海、台灣海峽及南海部署了兩支航母打擊群,並出動超過70艘海軍與海警艦艇——這些行動被形容為針對台灣及其盟友的極限施壓戰術。
赫格塞斯在論壇發表演說之際,中國軍方同時宣布在有爭議的黃岩島周邊展開「戰備巡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