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巴基斯坦人權團體與居民譴責中資燃煤電廠擴建案

若擴建方案繼續推動,水源污染與農地破壞的風險迫在眉睫。

在巴基斯坦塔爾地區的一個路標,指向通往中國投資的恩格羅塔爾二號場區燃煤發電廠。[可汗]
在巴基斯坦塔爾地區的一個路標,指向通往中國投資的恩格羅塔爾二號場區燃煤發電廠。[可汗]

撰文 / 扎拉克·汗 (Zarak Khan) |

巴基斯坦人權團體與信德省塔爾地區的居民,正在抗議當地由中國投資的煤炭計畫擴建方案。

該方案是恩格羅塔爾二號場區(Engro Thar Block II)的燃煤發電廠,並附帶一個大型露天煤礦。

今年 7 月,礦場經營方與米贊銀行(Meezan Bank Limited)簽署協議,將該礦場的煤炭年產量從 760 萬噸提高至 1,120 萬噸。

該發電廠自 2019 年開始營運。

8 月 6 日,巴基斯坦塔爾地區的人權運動人士與當地居民到國家人權委員會位於喀拉蚩的辦公室,抗議中國投資的煤礦計畫擴建方案。[NCHR]
8 月 6 日,巴基斯坦塔爾地區的人權運動人士與當地居民到國家人權委員會位於喀拉蚩的辦公室,抗議中國投資的煤礦計畫擴建方案。[NCHR]

批評人士表示,這個計畫的擴建方案將加速環境惡化,並加深社會經濟困境。

該礦場與發電廠是中巴經濟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巴經濟走廊則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巴基斯坦的一部分。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巴基斯坦的外債約為 1,000 億美元,其中 30% 是積欠中國的債務,而中國也是最大的債權國。

當地示警

8 月 6 日,國家人權委員會(NCHR)在位於喀拉蚩的辦公室召開會議,該機構由國會授權,負責保障公民權利。

根據國家人權委員會發布的新聞稿,這次會議召集了公民社會代表、人權運動人士及塔爾地區的居民。

會議的重點是討論研議中的煤炭計畫擴建方案,以及對於社會與環境的影響。

與會者對擴大煤礦開採可能帶來的後果表示擔憂,包括更多當地村民流離失所、可耕地受損、稀缺的地下水遭到污染,以及維繫農民生計的牧場遭到破壞。

塔爾地區的印度教少數族群運動人士畢爾(Sohbat Bheel)表示,居民已承受嚴重的經濟困境,同時還面臨日益惡化的環境影響。該族群可能是受害最深的一群人。

畢爾對《焦點》表示:「任何進一步擴建恐將導致農田消失、關鍵地下水遭到污染,以及牧場的流失。」

國家人權委員會的聲明指出,該機構代表向與會者保證,他們會將這些疑慮彙整成一份綜合報告,提交相關官員。

長期隱憂

自塔爾煤炭計畫啟動以來,當地社區與人權運動人士已在信德省各地舉行多場抗議活動,要求追究責任並且提供環境保障。

「首先,這些燃煤電力計畫 [意指包括煤礦與發電廠] 非法侵佔我們的土地,使數千個家庭流離失所,卻沒有得到足夠的補償或安置,」塔爾地區人權倡議人士拉姆(Leela Ram)對《焦點》表示。「如今,同樣的計劃正在污染我們的飲用水,破壞我們的環境,危及我們孩子的未來。」

塔爾地區居民長期缺乏乾淨的飲用水,醫療設施不足,教育機會有限。

這片沙漠的脆弱生態系統長期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導致永續發展困難重重且岌岌可危。

令人擔憂的研究

多年來,獨立研究凸顯出中國經營的燃煤電廠與礦場,對於當地水質、公共健康與環境完整性造成不利影響。

2023 年,總部設在美國奧勒岡州的環境法律聯盟全球組織(Environmental Law Alliance Worldwide)發布報告,檢測塔爾電廠附近 9 個地點的飲用水樣本。

報告的結果令人震驚:水樣本中含有高濃度的硒、砷、汞、鉻和鉛等有毒重金屬,已不適合人類飲用。報告還指出,這種污染對於健康構成重大風險,包括神經系統疾病、癌症與腎臟損傷。

更早之前,兩家智庫在 2021 年發布《煤炭熱潮:燃煤發電對塔爾民眾土地權的影響》研究指出,儘管當地原住民社區持續抗議,當局仍無視於他們對土地、水源及清潔環境的權利。

根據芬蘭赫爾辛基的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on Energy and Clean Air)在 2020 年進行的一項分析預測,塔爾煤礦與燃煤電廠的排放,在未來 30 年內可能導致約 29,000 人因空氣污染而早死。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

Policy Link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