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

台灣盼融入「第一島鏈」軍事互通性

隨著專制勢力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上升,台灣正積極尋求與民主國家加強安全合作。

10 月 8 日,由台灣外交部與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聯合主辦的高峰會在台北舉行,重點探討印太戰略。 [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
10 月 8 日,由台灣外交部與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聯合主辦的高峰會在台北舉行,重點探討印太戰略。 [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

撰文 / 賈斐懋 |

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TAEF)近日發布台灣的印太戰略倡議報告,首次提出建構「安全韌性鏈」。報告指出,台灣必須加強與理念相近夥伴之間的安全合作與軍事互通能力,以維護國防安全及區域穩定。

10 月 8 日,由外交部資助成立的智庫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舉辦了一場印太防衛高峰會,並正式發布戰略報告。

台灣迫切需要具體行動

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執行長楊昊表示,威權影響力的上升帶來了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台灣卻長期忽略國家戰略中的安全問題,

應採取具體行動,與理念相近的民主國家加強國與國之間的合作以及區域聯防。

3 月 21 日,台灣總統賴清德(右)在台北松山空軍基地舉行的快速反應演習中,觀看士兵操演美國研發的 FIM-92 刺針便攜式防空飛彈系統。 [I-Hwa Cheng / 法新社]
3 月 21 日,台灣總統賴清德(右)在台北松山空軍基地舉行的快速反應演習中,觀看士兵操演美國研發的 FIM-92 刺針便攜式防空飛彈系統。 [I-Hwa Cheng / 法新社]

北京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譴責任何與台灣進行軍事合作的國家,聲稱那是干涉中國內政。

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在會中表示,隨著中俄等威權國家加強協作,印太地區的軍事平衡已被打破。

民主國家未能協調戰略

他說,民主夥伴之間仍缺乏有效協同與互通。

他呼籲印太國家採取具體行動,解決軍事失衡問題,為進一步合作奠定基礎。

東京的笹川和平基金會戰略與威懾計畫主任山本勝也表示,中國的海上活動早已超越軍事層面,現在結合了海上民兵、海警和漁業資源開發,因此形塑出新的威脅樣態。

他呼籲日本與台灣加強資訊交流與政策對話,建立穩固的安全合作基礎。

山本勝也強調:「我們需要建立關係,軍方對軍方的關係。」他還表示,台灣和日本雖然在文化和經濟上關係密切,但缺乏軍事溝通管道。

他說,整個戰略第一島鏈,包括韓國和菲律賓在內,都需要建立軍事關係,不該獨漏台灣,

這正是所謂的「韌性」。

軍官交流

山本勝也表示,笹川和平基金會設立了日中友好基金,定期舉辦日中軍官交流,以增進理解,並且避免誤會或衝突。

類似的計畫已經推廣至韓國、印尼等區域國家。山本勝也提倡,日本與台灣也應該建立類似的交流計畫。

林飛帆在 10 月 9 日投書《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呼籲民主國家深化與台灣的安全協作,並強調跨領域協作能力的必要性。

他說,2025 年,台灣與美國「透過軍事採購和武器交付」加強了雙方的安全合作,「顯著加快台灣的防衛準備」。

他補充道,這也應當成為對其他民主國家的號召。

他說,一旦台灣淪陷,將削弱區域嚇阻,並助長威權擴張,因此他敦促民主國家立即採取行動,強化集體安全合作,促進互通性。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

Policy Link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