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能力

菲律賓新建巴丹群島基地靠近台灣,標誌對外防衛策略轉變

馬尼拉正不斷改變安全戰略,包括與盟友合作,共同抵制中國對南海大部分地區的主權主張。

8 月 28 日,菲律賓北呂宋指揮部啟用位於巴丹群島省馬哈濤的前進作戰基地。 [北呂宋指揮部 / 臉書]
8 月 28 日,菲律賓北呂宋指揮部啟用位於巴丹群島省馬哈濤的前進作戰基地。 [北呂宋指揮部 / 臉書]

撰文 / 詩琳·班達里 |

菲律賓在最北部、台灣以南約 140 公里的巴丹群島省(Batanes)啟用一個新的軍事基地。這座位於馬哈濤(Mahatao)的前哨站是馬尼拉迄今為止在呂宋海峽最重要的軍事發展,凸顯了菲律賓憂心於中國日益增強的海軍勢力以及衝突自台灣外溢的風險

8 月 28 日,菲律賓軍方啟用位於馬哈濤的前進作戰基地,由負責監視呂宋海峽和保衛巴丹群島的菲律賓海軍和陸戰隊駐守。

菲律賓武裝部隊表示,該設施將有助於加強領土防衛、提高海域意識,並增進災難應變能力。

保衛北疆,為中國侵略預做準備

根據網路媒體 Inquirer.net 的報導,北呂宋指揮部(Nolcom)司令布卡中將(Lt. Gen. Fernyl Buca)在聲明中表示,馬哈濤「增強我們保衛北方邊境的能力」。

2023 年 6 月 29 日,一架菲律賓空軍直升機降落在巴丹群島省的雅米島。菲律賓最北端的這個省份距離台灣僅 140 公里,處於任何潛在地區衝突的前線。 [Ezra Acayan / 聯合採訪團 / 法新社]
2023 年 6 月 29 日,一架菲律賓空軍直升機降落在巴丹群島省的雅米島。菲律賓最北端的這個省份距離台灣僅 140 公里,處於任何潛在地區衝突的前線。 [Ezra Acayan / 聯合採訪團 / 法新社]

北呂宋指揮部稱該基地是菲律賓在巴丹群島最大規模的軍事發展,也是國防和人道行動的門戶。

分析人士說,新的前哨站凸顯了菲律賓日益願意為衝突場景預做準備,尤其是在台灣周邊。

海洋事務分析師卡巴爾薩(Chester Cabalza)對《菲律賓每日詢問者報》(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表示:「這是針對外國侵略者頻繁入侵而補強國安裂縫,尤其巴丹群島是台灣下方的前線省份。」

他說,該設施可「作為台海爆發戰爭時的應變基地」。

海峽的戰略價值日益成長

中國在爭議海域不斷擴張勢力,令馬尼拉和台北同感擔憂,也凸顯呂宋海峽的戰略價值。

今年 8 月,菲律賓軍隊在巴丹群島附近發現三艘武裝的中國海警船——這是它們首次出現在如此北邊。儘管2016 年南海仲裁案裁決推翻北京對大部分海域的主權聲索,但中國仍頻繁入侵該海域。

同時,中國還加大對台灣的軍事壓力,模擬封鎖,並派遣海軍艦隊穿越海峽。馬尼拉擔心,這類行動可能會破壞附近海域的穩定性。

目前約有 20 萬名菲律賓海外勞工在台灣生活和工作。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在上個月表示:「若台灣發生戰爭,將把菲律賓捲入衝突。」他還特別提到,菲律賓與台灣距離很近,而且有大量的菲律賓人在台灣。

菲律賓前海軍副司令、退役中將王隆美(Rommel Ong,音譯)也認同這個看法。

他告訴網路媒體 Philstar.com 說:「我們將被捲入衝突。」

他說,如果北京打算對台灣發動實體攻擊,控制巴士海峽至關重要;為了控制巴士海峽,中國可能「不得不佔領巴丹群島中的關鍵島嶼,為的是這些島嶼的戰略位置」。

重新部署陸戰隊

為了應對這種可能性,先前部署在民答那峨的菲律賓陸戰隊,從 2022 年開始重新部署到巴丹群島。他們現在駐紮的戰略前哨包括距離台灣僅 140 公里 的雅米島(Mavulis Island)。

王隆美說,在巴丹群島的前進部署傳遞一個重要訊息:「對國家來說,最好的長期解決方案,就是現在就藉由加強防衛來威懾中國,打亂他們現有的算盤,並加以威懾。」

與盟友合作

盟友不分遠近,都在援助菲律賓。

華府正在具有戰略意義的第一島鏈,深化與盟友的安全協作。第一島鏈是從日本延伸至台灣和菲律賓的一連串島嶼,美國軍事規劃人員認為它對反制中國的軍事力量至關重要。

近年來,美國和澳洲都曾與菲律賓舉行兵推,演練巴丹群島的防衛。其中主打美國「海馬斯」(HIMARS)高機動火箭系統、海軍及陸戰隊遠征艦隊阻絕系統(NMESIS)和「堤豐」(Typhon)中程飛彈發射器等系統。

中國國防部稱,這些武器威脅區域和平與穩定。

菲律賓與澳洲已簽署意向聲明,將推動國防合作協議,預計在 2026 年敲定。

澳洲很快就可以獲得菲律賓軍事基礎設施的使用權,並支持五個基地的建設與升級。

坎培拉表示,這些計劃將強化互通性,擴大聯合作戰能力,並加強菲律賓在其「全面群島防衛概念」下的領土防衛能力。

日本已經擴大與菲律賓的國防聯繫,而台灣則敦促與志同道合的夥伴進行更密切的合作,以應對突發事件。

廣泛的戰略轉變正在發生

因此,馬哈濤基地標誌著馬尼拉在國防前景上更廣泛的戰略轉變。

除了確保巴丹群島的安全之外,馬哈濤基地也讓菲律賓在台灣週邊的區域安全動態中,佔據更穩固的地位。

該設施究竟會成為穩定因素,或是未來的衝突引爆點,可能取決於區域大國因應日益緊張局勢的能力。

這項戰略轉變也反映在菲律賓海上能力的擴張方面。9 月 15 日,菲律賓在三描禮士省(Zambales)的蘇比克港接收「席蘭號」(BRP Diego Silang),這是其第二艘由韓國造船廠現代重工(Hyundai Heavy Industries)打造的馬瓦爾級(Miguel Malvar-class)護衛艦。

菲律賓參謀總長布勞納將軍(Gen. Romeo Brawner Jr.)稱該艦「象徵我國捍衛我們合法權益的決心」 。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

Policy Link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