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吳巧曦 |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最新年度报告,中国核武库的扩张速度超过任何其他国家。
6 月 16 日发布的报告估计,北京目前拥有至少 600 枚核弹头,较前一年的 500 枚大幅增加,自 2023 年以来每年新增约 100 枚核弹头。
报告指出,中国的核武库“预计未来十年将持续增长”。
此一前景引发美国及其印太地区盟友新的担忧。
![截至 1 月份,9 个拥核国家核弹头库存的估计数量。 [SIPRI]](/gc9/images/2025/06/23/50893-world_nuclear_forces-370_237.webp)
根据 SIPRI,中国目前拥有 600 枚核弹头,核武库规模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俄罗斯的 5,459 枚和美国的 5,177 枚。
SIPRI 指出,中国核弹库存现已超过英国和法国,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核武库”。
而且其增长轨迹相当明确。SIPRI 预测,到 2035 年,中国可能拥有多达 1,500 枚核弹头;一旦达到这个规模,将标志着全球核平衡发生重大变化。
核武扩张
中国核武扩张伴随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升级。
截至 1 月份,中国已在 6 个地区建成或接近完成约 350 座洲际弹道导弹(ICBM)发射井;其中 3 个位于北方沙漠,3 个位于东部山区。
SIPRI 报告指出:“视中国如何构建军力而定,到 2030 年,中国可能拥有的洲际弹道导弹数量至少与俄罗斯或美国相当。”
然而,中国的总弹头数量仍远低于美国和俄罗斯。
中国的现代化努力包括部署可携带多枚多目标重返大气层载具(MIRVs)的导弹,尤其是在“东风-5 型”(DF-5) 和“东风-41 型”(DF-41) 洲际弹道导弹上,同时扩展其核三位一体能力,包括潜射弹道导弹和新一代可搭载核武器的轰炸机。
SIPRI 高级研究员、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信息项目主任克里斯坦森(Hans M. Kristensen)指出,这波核武扩张有多重动因,包括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必须在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号召。
据《南华早报》6 月 16 日报道,克里斯坦森补充说道,北京可能认为过去的“最低限度威慑态势”已不再足够,尤其是在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能力日益增强的情况下。
尽管核武持续扩张,克里斯坦森质疑中国在地区冲突中动用战略洲际弹道导弹的可信度,指出威胁“为了像台湾这样的地区局势,就使用中央战略洲际弹道导弹攻击美国本土,恐怕并不可信”,
因为“这将引发美国对中国的重大核报复。”
根据《新闻周刊》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于 6 月 16 日表示,中国恪守“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并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忧虑升温
尽管如此,中国日益增强的能力仍加剧地区焦虑。
根据《印度快报》报道,SIPRI 指出,尽管巴基斯坦仍是印度主要的威慑对象,但印度现在“越来越重视可打击中国全境的远程武器”。
这一转变显示,新德里正在适应北京核武崛起的战略影响,有可能引发亚洲更广泛的军备竞赛。
澳大利亚副总理马尔斯(Richard Marles)6 月初访问印尼时表示,中国迅速增长的核武库正引发澳大利亚的“安全焦虑”。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的核扩张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军事均势。
在去年 11 月的《外交政策》上,巴尔泽(Kyle Balzer)与布卢门撒尔(Dan Blumenthal)撰文指出,中国扩张核武的真正目的是削弱美国安全承诺的可信度,从而迫使日本、韩国与菲律宾等美国盟友重新考虑与华盛顿的结盟关系。
巴尔泽与布卢门撒尔补充说:“中国的核地缘政治旨在破坏目前针对它建立的海上屏障。”
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军事规划者会在分析中将现代化核武视为能阻止外部干预地区事务的‘王牌’。
中国拒绝参与核武军控谈判,使局势更加复杂,有可能加深战略互不信任,并加速地区军备竞争。
北京则将美国提出的核透明与限制建议斥为“不公平且不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