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贾斐懋 |
北京的“灰色地带”行动已从台湾海峡扩展至南海。
中国声称拥有南海逾 80% 海域的主权,尽管邻国均拒绝接受。
中国在台湾专属经济区内设钻井平台
过去五年间,中国在台湾东沙群岛专属经济区(EEZ)部署了 12 座石油钻井平台,加剧了区域紧张局势。
这些平台距离该群岛的限制水域仅 48 公里。
![南海油气储量分布图,其中已探明和推测储量估计包括 190 兆立方英尺天然气与 110 亿桶石油。地图标示出中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印尼所声称的能源勘探与开发区块以及联合开发区。[亚洲海事透明倡议/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gc9/images/2025/09/26/52144-scs_energy-370_237.webp)
所谓的东沙群岛区域其实只包括 1 座实际岛屿(东沙岛)、1 个环礁和 2 处沙洲。
根据詹姆士敦基金会 9 月的报告,这些平台由国营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开发,共包括 7 座钻井基座、3艘浮式生产储油船,以及 2 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全部位于台湾声索的专属经济区范围内。
缓慢却持续的蚕食
台湾指出,中国企图夺取南海争议海域,加强钻探是其大规模行动的一部分。
詹姆士敦基金会表示,倘若这些设施可以不受挑战地无限期运作,中国将在不发生公开冲突的情况下,取得对周边海域的实际控制权。
此外,这些设施也能让中国得以罔顾台湾的意愿开采资源。
《Domino Theory》9 月 8 日报导指出, 中国还有“南海五号”与“南海七号”两座平台在台湾专属经济区内运作,其中“南海七号”悬挂利比里亚国旗作为伪装。
然而,中国海事局事先公开这些平台拖曳作业的坐标,藉此将侵入行为常态化。
2012 年,时任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曾表示:“大型深水钻井平台是我们移动的国土,也是战略武器。”
潜在的军事用途
这些平台具有军民两用功能,可能增强中国对台湾的胁迫、封锁,甚至入侵能力。
詹姆士敦基金会报告指出,这些平台可部署攻击直升机与地对空导弹。此类军民两用设施是北京多维作战战略的一环,其中包括认知、法律及经济战术。
除此之外,台湾国防分析师林超伦在国防安全研究发表的文章中指出,这些平台还能搭载各类监测传感器与火炮,助长中国的“军民融合”战略。
中国的民兵船常伪装成渔船,定期在东沙群岛附近活动,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
给台湾的建议
林超伦写道,台湾应加强卫星监控与情报共享,记录这些非法行为,并向国际社会揭露其违法性。
《Domino Theory》报道指出,气候条件与影像间隙对卫星监控造成挑战,并呼吁台湾加强海巡与执法能力。
距离是台湾防御者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东沙岛距离台湾南部高雄港 445 公里。乘飞机约一小时即可抵达,但若走海路则需一天时间。岛上驻扎着一支小型海军陆战队与海岸警卫队部队。
美国国防部在 2021 年的《中国军力报告》中指出,中国几乎不需太多军事准备,就可以攻占像东沙这样的小岛。
另一个与中国卷入海上争端的国家是越南,其经验或许能提供借鉴。
越南持续抗议 中国在越南专属经济区的钻井行为,成功阻止北京扩张。詹姆士敦基金会敦促台湾效法,以免助长北京的蚕食行为。
来自台湾的谴责
台湾总统府近期谴责中国在台湾专属经济区及南海其他地区的钻探活动,强调此举违反国际法并危害区域稳定。
总统府声明指出:“这不仅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等国际法律规范,更严重冲击国际秩序,为区域稳定带来了不确定的风险。”声明并要求中国“立即停止”这些非法行为。
台湾重申了其致力与区域各国合作、共同维护区域安全的承诺。
![恩平 21-4 A1H 井口平台由国营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开发,日产石油 700 吨,有助于中国在南海扩大钻探作业。[中国中央电视台]](/gc9/images/2025/09/26/52143-oil_rig-370_237.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