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子良(音譯)報導 |
最近,中國和菲律賓飛機在南海上空陷入緊張的對峙局面,使得黃岩島的緊張局勢再次升級。
2 月 18 日,一架菲律賓巡邏機和一架中國軍用直升機在黃岩島(菲律賓稱為斯卡伯勒淺灘 )附近水域上空對峙了 30 分鐘。
中國飛機從上方強勢逼近,一度相距不到 3 公尺。
菲律賓飛行員警告中國飛機,稱其行為「極危險」。
![2 月 18 日,菲律賓海岸防衛隊在一次空中偵察飛行中發現船隻出現在南海黃岩島的潟湖內,認定其為海上民兵。 [Jam Sta Rosa/法新社]](/gc9/images/2025/03/05/49367-afp__20250218__36y294p__v1__highres__philippineschinamaritime_optimized_5000-370_237.webp)
![地圖顯示中國、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和台灣在南海各自佔有的島礁。 [John Saekia/法新社]](/gc9/images/2025/03/05/49368-afp__20241126__36mf6kf__v1__jpegretina__southchinasea__1___1_-370_237.webp)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稍後指責菲律賓「非法闖入中國領空並扭曲事實」。
雙方均公佈了此次對峙的影片片段。
黃岩島是南海最大的珊瑚環礁,位於中沙群島東部。
該島佔地 150 平方公里,距離菲律賓蘇比克灣約 230 公里,距離中國海南島則有 880 公里。
其周邊海域漁業資源豐富,可能還蘊藏油氣資源。
此外,黃岩島位於南海的北部門戶,航經此地的海上貿易額每年估計可達 3.4 兆美元。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黃岩島位於菲律賓 200 海浬專屬經濟區內。
然而,中國聲稱對其擁有「歷史權利」,並拒絕承認國際上對此事的裁決。
緊張局勢升級
自 2012 年黃岩島對峙事件以來,中國實際上已經控制該區域,並增加海警和軍方的巡邏。
2023 年 9 月,菲律賓海岸防衛隊發布了一段影片,顯示其人員正在拆除中國在該島周圍設置的「浮動屏障」,並指責北京方面阻止菲律賓漁民進入該區域。
今年 1 月,馬尼拉指責中國派遣一艘大型海警船駛入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導致雙方再次發生短暫的海上對峙。
據菲律賓大學亞洲中心研究員亞倫.傑德.拉貝納(Aaron Jed Rabena)稱,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已採取四管齊下的南海戰略,應對中國持續的擴張行為。
拉貝納表示,首先,菲律賓將實施「公開曝光戰略」,積極公佈中國在南海的活動,提升國際媒體關注,增加外交壓力。
二是強化軍事與法律手段,透過推動《海洋區域法》等立法措施,明確將黃岩島和其他島嶼納入菲律賓主權範圍。
三是深化盟友合作,擴大聯合軍演,強化與美日澳的防衛合作。
四是多邊外交施壓,推動南海仲裁判決的合法性,孤立中國。
中國則以在黃岩島周邊劃定新的領海基線作為回應,將更多南海區域納入其宣稱的領土範圍,也加劇了衝突。
根據《南華早報》 2 月 18 日報導,中國南海研究院創始院長吳士存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強調,北京有「更多樣化的工具」可以使用。
吳士存表示,如果菲律賓再提起國際仲裁案,中國可能會採取更激烈的反制措施,例如強化對菲律賓的經濟制裁或軍事威懾。
國際支持
隨著南海緊張局勢加溫,美國及其盟友也持續增加對菲律賓的支持。
在 1 月美菲聯合軍事演習之後,法國於 2 月底派遣航空母艦「戴高樂號」與菲律賓軍隊舉行聯合演習。
隨後,法國航空母艦艦隊停靠蘇比克灣,兩國簽署協議,強調深化聯盟。
同時,日本和菲律賓的國防部長於 2 月在馬尼拉會晤,並宣佈建立戰略對話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