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

从“复制城”到民兵:中国入侵蓝图现形

一座几乎完全仿照台北总统府周边“博爱特区”的复制城,是北京为侵台而做准备的诸多迹象之一。

这张未注明日期的照片显示了台湾总统府。 [维基百科]
这张未注明日期的照片显示了台湾总统府。 [维基百科]

撰文/ 郑仲岚 |

随着台海紧张局势持续升温,日本媒体揭露两张中国境内的卫星影像,借此一窥北京入侵台湾的战略规划。

5 月下旬,日本电视台新闻制作一系列的特别节目,探讨中国入侵台湾的可能性,包括北京的潜在策略及其对日本更广泛的影响。

报道中包括了卫星证据、专家评论和实地调查,对于实际冲突可能如何展开示警。

谷歌于 2024 年 4 月拍摄的卫星影像显示令人担忧的集结。

取自日本电视台新闻(NTV News)5 月 18 日报道的截图,将台北博爱特区的模拟街景卫星照,与实际区域地图进行比较。
取自日本电视台新闻(NTV News)5 月 18 日报道的截图,将台北博爱特区的模拟街景卫星照,与实际区域地图进行比较。
取自日本电视台新闻 5 月 18 日报道的截图,显示配备水炮的中国渔船(红圈处)停靠在中国广东省上川岛港口。
取自日本电视台新闻 5 月 18 日报道的截图,显示配备水炮的中国渔船(红圈处)停靠在中国广东省上川岛港口。

值得注意的是,报道显示中国在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建造了一座几乎完全仿照台北总统府区(即博爱特区)的“复制版”。与台北的城市布局相比,其街廓、道路规划和周围建筑都惊人地相似。

为了验证仿真程度,日本电视台新闻记者在台北徒步走访,从距离台湾总统府约 0.8 公里的自由广场出发。

他们穿过幼儿园、早餐店和旅游景点等当地地标,来到核心区域,总统府、外交部、司法院等主要政府机关建筑一字排开。

报道发现,台北这条街道的实际长度为 973 米,而“复制区”长度为 971 米,误差仅有两米。

显然,打造这座等比例实物模型不仅是为了训练部队,也是为了巨细无遗地演练现实世界中城市巷战的每个细节。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员钟志东在报道中指出,“这个设施的目的,是让士兵熟悉总统府周边的道路配置”。

“目标是快速控制总统府并瘫痪行政机关。”

自由广场占地 25 万平方米,是台北市中心唯一可供空降部队部署的开阔空间,是快速打击的理想目标。

钟志东指出,中国伞兵可能从此地降落,沿着最宽道路朝总统府突击,进行“斩首行动”。

这种设定显示北京可能采取“快打瘫痪”的闪电战策略,先夺中枢再谈接管。

钟志东表示,“总统府是中国进攻的首要目标”,并强调卫星图像进一步证实了这一长期评估。

“灰色地带”民兵

这并非中国首次针对台北进行军事模拟。早在十年前,中国就曾在军演中使用与总统府外观类似的建筑物。

然而,近来模拟重建整个街区,显示中国已更加重视行动真实性与详细的战斗计划。

除了陆地模拟攻击,该报道还检视中国东南沿海的海上部署。

第二张卫星图像呈现广东沿海上川岛聚集大量渔船,疑似“海上民兵”的前哨基地。

在实地探访时,日本电视台记者发现当地港口停满各式渔船,其中多艘配备了类似海警船只使用的工业级水炮。这种设备在正常渔船上并不常见,通常只在准军事或海军舰艇上配备。

当地渔夫透露,这些船只虽为渔船,实际同时身兼“民兵船”角色。

这类船只属于中国“海上民兵”的一部分,由国家出资、由国防部门训练和指挥船员。它们外观为渔船,实际上可进行监视以及攻击行动。

笹川和平财团高级研究员小原凡司在报道中指出,“在攻台初期阶段,中国可能会以‘民间行动’的名义,派出海上民兵来干扰台湾行动。”

小原补充道,这种战术设计带有明显的“法律模糊性”与“灰色地带操作”,其核心目的在于模糊军事行动与民间活动的界线,避免美国找到出兵干预的法律依据。

小原指出,“中国可以主张这不是中共或中央政府的行动。如果不是军事攻击,就能让美国找不到出兵理由。”

通过这类模棱两可的手段,中国可在未明言开战的情况下发动实质攻击,争取时间与主导权,同时在国际上保有模糊空间,降低被集体围堵的风险。

国家安全

从沙漠中的模拟首都到沿海伪装的民兵船只,中国的台湾战略似乎遵循着双轨路线:针对台北政治核心的常规闪电战,以及旨在渗透、挑衅和破坏稳定的秘密“灰色地带” 行动。

在日本,“台湾有事”已不再被视为遥远的区域问题,而是国家迫切关注的议题。

分析人士警告能源进口可能出现中断;立法者也呼吁增加资源储备;而针对冲绳数万人的疏散计划也已开始拟订。

政府、媒体和民间社会越来越意识到,在台湾发生的事情可能会直接影响日本的经济、安全和生活方式。

您喜欢这篇文章吗?

Policy Link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