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3 月的一段時間裡,四艘中國海警船在備受爭議的釣魚台列嶼附近的日本領海內,停留了 92 小時 8 分鐘。這是自東京 2012 年將這些島嶼國有化以來最長的入侵時間。
這次入侵始於 3 月 21 日凌晨 2 點左右,據報道兩艘中國武裝船隻進入該地區,追擊日本漁船。第二天,又有兩艘中國武裝船隻隨後而來。
3 月 24 日深夜,日本海上保安廳宣布,已迫使中國海警船於當晚 10 點 04 分 左右離開該地區。
這次海上事件適逢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抵達東京出席第十一次中日韓外長會之際。
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 (Takeshi Iwaya) 對中國船隻在尖閣諸島附近的活動表示擔憂,並表示此類行動「明顯升級」。他在 3 月 22 日東京會見王毅時表達了這些憂慮。
根據日本共同社 3 月 25 日報導,一名在議會上向岩屋毅提問的日本反對黨議員表示,中國船隻的存在「極為不妥」。
針對此事件,中國海警發言人劉德軍稱,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
劉德軍在聲明中表示:「我們敦促日方立即停止在該海域的一切非法活動。」
「灰色地帶」戰略
2023 年,中國創下入侵該地區的記錄,持續了 80 小時 36 分鐘。
這前所未有的對峙重新引發了中日之間的緊張局勢,凸顯了兩國的領土爭端。
尖閣諸島,即是中國稱之為釣魚島,是東海一組無人居住的小島,位於台灣東北方約 170 公里處。
雖然列島由日本管轄,但中國和台灣都聲稱對它們擁有主權。釣魚島 / 尖閣諸島與南海地勢低窪、有爭議的珊瑚環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以一座座海底山脈的山峰形式從海中升起。
對日本來說,尖閣諸島不僅代表領土主權,也是事關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的戰略海域。
而中國方面將其主張視為更廣泛的歷史敘述一部分,與其作為區域大國的崛起息息相關。
中國採用歷史辯解和「灰色地帶」策略的雙重策略來宣稱其對東海和南海的領土主張,將爭端定性為不可談判的主權問題,同時避免直接軍事衝突。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中國問題資深研究員孔適海(Isaac B. Kardon)在 2024 年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表示:「北京的領導人發現,這一戰術組合對中國的每個海上鄰國都相當有效」,其中包括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