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賢治 |
國民黨最近的黨主席選舉由前立法委員鄭麗文獲得過半票數,成為該黨史上第二位女性主席。
國民黨最近三次總統大選都敗給執政的民進黨,但其在台灣仍保有強大政治影響力。 由國民黨領導的聯盟掌控立法院,阻礙民進黨的施政議程。
國民黨在一百多年前於中國成立,1949 年國共內戰失敗後撤退到台灣。不同於民進黨,國民黨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支持未來統一。
北京從未放棄武統台灣,堅稱台灣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唯一合法政府。
![4 月 26 日,台灣民眾手持標語,在台北參加由在野的國民黨舉辦的反總統賴清德的遊行。[I-Hwa Cheng / 法新社]](/gc9/images/2025/10/31/52596-afp__20250426__43kh8pp__v1__highres__taiwanpoliticsprotest-370_237.webp)
前民進黨成員
55 歲的鄭麗文早年出身民進黨,在 2005 年加入國民黨。
她曾多次擔任國、民兩黨立法委員。
鄭麗文以「促進台海和平」為政策主軸,參與國民黨主席選舉。
她承諾結束國民黨在總統大選中的連敗,2028 年贏回執政權,並讓所有台灣人能「自豪自信地說我是中國人」。
鄭麗文的當選被廣泛視為老化的國民黨的重大轉折,也為兩岸政策投下新的不確定性。
中國介選
然而,選舉期間出現大量中國介入的指控。
《鏡週刊》10 月底的調查報導指出,大量短影音及 AI 虛擬主播內容在社群媒體上替鄭麗文助選。
報導援引匿名消息來源表示,相關操作疑似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網路空間部隊協調發動,並透過台商及黨內人脈影響國民黨黨代表選票。
國安局局長蔡明彥在立法院表示,調查人員發現 TikTok 與 YouTube 上約有千餘部與國民黨黨主席選舉相關影片,其中半數 YouTube 帳號的註冊地都不在台灣。
他指出,《國安法》與《反滲透法》都沒有規範政黨內部選舉的相關條文。
民進黨發言人吳崢呼籲國民黨防範中國勢力滲透,不要成為「中共認知戰的協力者」。
鄭麗文則稱這些指控是「用廉價的標籤扣紅帽,太低估選民智慧」。
習近平發來祝賀
鄭麗文勝選不到 24 小時,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即發賀電。
據新華社報導,習近平呼籲兩岸基於九二共識「推進國家統一」。
根據該共識,國民黨與中共都認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民進黨則拒絕承認。
鄭麗文回覆習近平時強調,兩岸同屬中華民族,並展望「為民族復興開闢宏偉前程」。
兩岸關係分析人士表示,北京利用這次互動將國民黨塑造成推進統一的政治夥伴。
鄭麗文親北京的政策主張
如今,國民黨由一名公開的北京友人掌舵。
鄭麗文在競選中主張恢復「九二共識」,並強調兩岸「同屬一中」。
她還提出口號:「強強聯手,一加一大於二」。
鄭麗文表示,如果北京釋出善意,她「見習近平一百次都願意」。
據 BBC 中文報導,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形容,鄭麗文是六位黨主席候選人中「最親中、最統」的一位。
台籍日裔記者矢板明夫在台灣新聞節目表示,這次選舉「使國民黨由藍轉紅」,意指國民黨官方色彩轉向中共。
他指出,中共勢力可能會更直接干預台灣政治,「兩岸矛盾與衝突,將變得更加短兵相接」。
潛在反彈
國內觀察人士指出,雖然國民黨掌控立法院,過度親北京立場仍可能引發民眾反彈。
2023 年台灣民調顯示,僅有 3% 的受訪者認為自己「主要是中國人」。
鄭麗文上任後的首要挑戰是備戰 2026 地方選舉。分析人士表示,處理兩岸問題將是一大考驗。
國民黨高雄市議會黨團書記長白喬茵表示:「這艘船不好開,但起碼得想辦法避開顯眼的冰山」,呼籲新任黨主席不要疏遠中間選民。
台灣民主基金會在 10 月 21 日公布同月 13 至 15 日進行的民調,其中顯示國民黨的民意支持度在選前幾天從 25.2% 跌至 21.9%,下滑 3.3 個百分點。
鄭麗文的親中路線是否能獲得多數民眾認同,以及台灣如何在主權與安全之間取得平衡,將決定兩岸關係的未來。
![10 月 18 日,鄭麗文當選台灣在野黨、國民黨黨主席,她在台北呼籲兩岸和平,並強調「我們都是中國人」。[鄭麗文 / Facebook]](/gc9/images/2025/10/31/52619-564180891_1344624687026250_8885019446576912690_n-370_237.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