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

中國在台灣問題上拉攏太平洋島國 未獲明確支持

北京在區域峰會上堅持其反對台灣獨立的立場,但未能獲得對統一的明確支持。

5 月 28 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中國廈門共同主持第三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 [Ding Lin /新華社提供 / 法新社]
5 月 28 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中國廈門共同主持第三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 [Ding Lin /新華社提供 / 法新社]

撰文/李賈維 |

北京試圖對太平洋島國施加影響遭遇了多次挫折。

中國於 5 月底在廈門舉辦「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邀請 11 個太平洋島國外長和代表與會,力圖擴張在南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

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重申了「一個中國」原則,但並未明確表示支持北京的「國家統一」目標。

這份由中國發表的聲明確認,所有與會國「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谷歌地圖顯示在萬那杜獲得中國進出口銀行 5.419 億元人民幣(7,560 萬美元)貸款進行擴建的盧甘維爾碼頭。該碼頭的規模足以停靠強大的軍艦,引發了對其潛在軍事用途的擔憂。 [楊一逵博士 / 谷歌地球]
谷歌地圖顯示在萬那杜獲得中國進出口銀行 5.419 億元人民幣(7,560 萬美元)貸款進行擴建的盧甘維爾碼頭。該碼頭的規模足以停靠強大的軍艦,引發了對其潛在軍事用途的擔憂。 [楊一逵博士 / 谷歌地球]
過去二十年,中國大幅擴建並升級了南太平洋地區的港口基礎設施。發展重點包括巴布亞紐幾內亞、萬那杜和薩摩亞的項目(如圖所示),以及澳洲的基礎建設。 [數據由楊一逵博士整理]
過去二十年,中國大幅擴建並升級了南太平洋地區的港口基礎設施。發展重點包括巴布亞紐幾內亞、萬那杜和薩摩亞的項目(如圖所示),以及澳洲的基礎建設。 [數據由楊一逵博士整理]

聲明強調,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 台獨』,致力於實現國家統一」,並聲稱此立場「在會議上得到廣泛理解和支持」。

與前幾年未提及台灣相比,今年的聯合聲明有顯著的變化。

紐西蘭梅西大學國防與安全研究中心副教授波爾斯(Anna Powles)5 月 29 日 對澳洲廣播公司表示:「不同於往年,今年的聲明特別強調台灣議題,並在談及國家統一時採用更強硬的言詞。」

但她也表示,太平洋島國的表態仍「模稜兩可」,僅提及「理解與支持」,未明確響應統一。

與台灣維持邦交的帛琉、吐瓦魯和馬紹爾群島均未出席此次會議。

儘管中國希望加強與南太平洋國家在警務訓練和安全對話方面的合作,但一些與會國對此顯得謹慎。

波爾斯說,中國「繼續將自己形塑成太平洋島國在安全與警務合作上的替代夥伴」。

她表示,「但除了索羅門群島和吉里巴斯外,其他太平洋國家的支持程度仍不明確。迄今已舉行三次警務與執法部長級對話,但尚未見到具體的區域成果。」

與此同時,《路透社》6 月 26 日報導,包括所羅門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萬那杜和斐濟在內的美拉尼西亞先鋒集團推遲了第一個聯合安全戰略的實施。

據報導,該戰略將中國視為潛在的安全夥伴。

在台灣及成員國結盟問題上的分歧導致談判變得複雜。由於北京方面正在拉攏該集團,並提供資金給位於萬那杜的總部,此一拖延讓人質疑中國影響力可能延伸到多遠。

戰略價值

南太平洋國家大多幅員較小,經濟規模有限,僅巴布亞紐幾內亞人口超過百萬,

但該地區對北京而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其水域涵蓋重要的航道、海底電纜路線、深水港和潛在的海底礦產,

若中美或中澳之間爆發衝突,南太平洋可能成為戰略前線。

近年來,中國積極加強在南太平洋地區的存在。

今年 2 月,中國在澳洲和塔斯曼海周邊進行了海軍實彈演習,展示在該地區的軍事足跡。

同時,中國也在該地區尋求深化雙邊關係。例如,今年 2 月,北京與庫克群島簽署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此舉引發了澳洲和紐西蘭等傳統夥伴國家的戒心。

國際研究倡議「小國與新安全環境」(Small States and the New Security Environment)在今年 4 月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還在南太平洋地區建設了數十個海港、機場和通訊設施,這些設施可能成為軍事行動的「戰略節點」。

這些設施從巴布亞紐幾內亞延伸至距美屬薩摩亞僅 40 英里的薩摩亞,全長約 3,000 英里,形成「珍珠鏈」或關鍵設施網絡。

報告稱,一旦爆發衝突,這些設施可能成為中國與美國及其盟友爭奪影響力的據點。

稍早前,在《新聞週刊》4 月發表的一篇報導中,該研究的作者、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楊一逵指出,中國利用對外投資與「一帶一路」倡議擴大軍事影響力。

「一帶一路」是中國的一個項目,旨在建設全球基礎設施,使貧窮國家能夠出口原物料到中國。

例如,中國悄悄重建了萬那杜的盧甘維爾港,包括適合軍艦停泊的泊位。

無論是港口、漁業設施、航空樞紐,或數據中心,這些設施均可能成為解放軍延伸其太平洋戰略影響力的重要據點。

金援外交

除了軍事與基礎設施擴張,北京也透過「一帶一路」倡議與金援外交加深其區域影響力。

過去五年來,中國已挖走台灣在該地區的幾個邦交國轉而承認北京,包括諾魯、所羅門群島和吉里巴斯。

在最新一次外長會議上,中國再次依賴多邊平台來強化其區域影響力。

中方宣布啟動一項新機制,支持該地區的災害管理,並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推動 100 個「小而美」項目,作為新版「一帶一路」框架的一部分,

並承諾在清潔能源等領域投資 200 萬美元,以協助島國因應氣候挑戰。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

Policy Link

驗證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