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贾维 |
北京试图对太平洋岛国施加影响遭遇了多次挫折。
中国于 5 月底在厦门举办“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邀请 11 个太平洋岛国外长和代表与会,力图扩张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
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重申了“一个中国”原则,但并未明确表示支持北京的“国家统一”目标。
这份由中国发表的声明确认,所有与会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谷歌地图显示在瓦努阿图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 5.419 亿元人民币(7,560 万美元)贷款进行扩建的卢甘维尔码头。该码头的规模足以停靠强大的军舰,引发了对其潜在军事用途的担忧。 [杨一逵博士 / 谷歌地球]](/gc9/images/2025/06/30/50976-luganville-370_237.webp)
![过去二十年,中国大幅扩建并升级了南太平洋地区的港口基础设施。发展重点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和萨摩亚的项目(如图所示),以及澳大利亚的基础建设。 [数据由杨一逵博士整理]](/gc9/images/2025/06/30/50981-table_ports-370_237.webp)
声明强调,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致力于实现国家统一”,并声称此立场“在会议上得到广泛理解和支持”。
与前几年声明中未提及台湾相比 ,今年的联合声明有了显著变化。
新西兰梅西大学国防与安全研究中心副教授波尔斯(Anna Powles)5 月 29 日 对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表示:“不同于往年,今年的声明特别强调台湾议题,并在谈及国家统一时采用更强硬的言词。”
但她也表示,太平洋岛国的表态仍“模棱两可”,仅提及“理解与支持”,未明确响应统一。
与台湾维持邦交的帛琉、图瓦卢和马绍尔群岛均未出席此次会议。
尽管中国希望加强与南太平洋国家在警务训练和安全对话方面的合作,但一些与会国对此显得谨慎。
波尔斯说,中国“继续将自己塑造成太平洋岛国在安全和警务合作上的替代伙伴”。
她表示,“但除了索罗门群岛和基里巴斯外,其他太平洋国家的支持程度仍不明确。迄今已举行三次警务与执法部长级对话,但尚未见到具体区域成果。”
与此同时,路透社 6 月 26 日报导,包括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和斐济在内的美拉尼西亚先锋集团推迟了首个联合安全战略的实施。
据报导,该战略将中国视为潜在的安全伙伴。
在台湾及成员国结盟问题上的分歧导致谈判变得复杂。由于北京方面正在拉拢该集团,并提供资金给位于瓦努阿图的总部,这一拖延引发了人们质疑中国影响力可能延伸到多远。
战略价值
南太平洋国家多为小国,经济规模有限,仅巴布亚新几内亚人口超过百万,
但该地区对北京而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其水域涵盖重要的航道、海底电缆路线、深水港和潜在的海底矿产,
若中美或中澳之间爆发冲突,南太平洋可能成为战略前线。
近年来,中国积极加强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存在。
今年 2 月,中国在澳大利亚和塔斯曼海周边进行了海军实弹演习,展示在该地区的军事足迹。
同时,中国也在该地区寻求深化双边关系。例如,今年 2 月,北京与库克群岛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此举引发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传统伙伴国家的戒心。
国际研究倡议“小国与新安全环境”(Small States and the New Security Environment)今年 4 月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还在南太平洋地区建设了数十个海港、机场和通讯设施,这些设施可能成为军事行动的“战略节点”。
这些设施从巴布亚新几内亚延伸至距美属萨摩亚仅 40 英里的萨摩亚,全长约 3,000 英里,形成“珍珠链”或关键设施网络。
报告称,一旦爆发冲突,这些设施可能成为中国与美国及其盟友争夺影响力的据点。
稍早前,在《新闻周刊》4 月发表的一篇报导中,该研究的作者、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杨一逵指出,中国利用对外投资与“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军事影响力。
“一带一路”是中国的一个项目,旨在建设全球基础设施,使贫穷国家能够向中国出口原物料。
例如,中国悄悄重建了瓦努阿图的卢甘维尔港,包括适合军舰停泊的泊位。
无论是港口、渔业设施、航空枢纽,或数据中心,这些设施均可能成为解放军延伸其太平洋战略影响力的重要据点。
金援外交
除了军事与基础设施扩张,北京也透过“一带一路”倡议与金援外交加深其区域影响力。
过去五年来,中国已挖走台湾在该地区的几个外交盟友转而承认北京,包括瑙鲁、所罗门群岛和基里巴斯。
在最新一次外长会议上,中国再次依赖多边平台来强化其区域影响力。
中方宣布启动一项新机制,支持该地区的灾害管理,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推动 100 个“小而美”项目,作为新版“一带一路”框架的一部分,
并承诺在清洁能源等领域投资 200 万美元,以协助岛国因应气候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