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网 |
这场有关水电项目款项的法律争端更直接反映了参与中国“一带一路”(BRI)项目给老挝带来的经济负担。
路透社3月5日报道称,中国电力建设集团(PowerChina)旗下的南欧江电力公司(Nam Ou Power)已在新加坡向老挝电力公司(EdL)提起诉讼。
2月向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提交的文件指出,老挝电力公司拖欠中国电力建设集团4.863亿美元的逾期付款,另有约6580万美元的利息。
这些索赔依照的是2020年1月到2024年12月的每月账单发票。
![照片拍摄于2024年1 月29日,展示了老挝琅勃拉邦的湄公河景色。[Tang Chhin Sothy/法新社]](/gc9/images/2025/03/10/49446-afp__20240221__34j87hx__v1__highres__laosenvironmentheritagedam_1-370_237.webp)
这项索赔还包括额外的 300万美元损失,因为支付时使用了老挝基普货币,违背了85%款项由美元支付的约定。
索赔总金额约占老挝国内生产总值的4%。
这场争端源于耗资27亿美元的南欧江梯级水电项目,这是老挝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
这个项目包括了沿南欧江350公里河段建设的7个水电站,为老挝总水电力贡献了1.27吉瓦,约占其全国总水电装机容量18吉瓦的7%。
这些发电站自2021年起投入运营,但老挝一直难以履行其财务义务。
老挝在湄公河及其支流上进行大量投资,建设了80座水电大坝,以实现其成为“东南亚蓄电池”的宏伟目标,该项目计划向邻国出口电力。
难以承受的债务
包括南欧江在内的许多此类项目都是通过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进行贷款融资。
然而,这些项目未能给老挝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反而导致其背负起难以承受的债务。
中国持有老挝约76%的债务。除了水电项目,中国还为老挝的基础设施发展提供资金,其中包括了一条连接老挝和中国的高速铁路。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估计,这些项目加剧了老挝的财政危机,老挝的公共债务总计接近140亿美元,相当于今年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18.3%。
其中约105亿美元的债务是拖欠中国的。
恶性通货膨胀和老挝基普币急剧贬值进一步加剧了老挝的财政压力。过去5年内,老挝基普币贬值近五分之三。2025年,老挝的通货膨胀率预计将达到23.7%。
随着债务压力加剧,老挝将能源基础设施的很大一部分控制权交给了中国。
2020年,老挝电力公司将其输电部门的控股权转交给了中国南方电网(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作为债务重组协议的一部分。这实际上是将老挝国家电网交予中国管理,引发了关于国家主权和经济依赖的担忧。
此次对老挝电力公司的诉讼是中国国有企业首次对由老挝政府控制的企业提起国际仲裁。
尽管老挝还没有对此次仲裁申请进行公开回应,但该案件凸显了这个内陆国家的财务脆弱性和中国对其基础设施大规模投资所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