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李贾维 |
中国在东南亚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引发人们担忧可能导致该区域民主倒退。
2025 年 1 月,泰国宣布中泰高铁第一阶段已完成 36%,预计将于 2030 年全线通车。
该项目旨在协助将泰国打造为区域物流枢纽。政府发言人吉拉尤(Jirayu Houngsub)形容这是“泰国与全球经济接轨的契机”。
然而,这项“一带一路”旗舰工程如同许多其他中资项目,自启动以来即争议不断。
![2024 年 4 月 8 日,车辆行经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当地曾是宁静渔村,在大量中资涌入后成为博彩中心,并受腐败、犯罪与治安问题所扰。[Tang Chhin Sothy / 法新社]](/gc9/images/2025/06/27/50961-afp__20250416__39xl2wg__v1__highres__cambodiachinadiplomacyeconomyleisure-370_237.webp)
融资问题、设计分歧及疫情导致工期延宕,较原计划推迟近十年,引发民怨。
批评者质疑,执政的为泰党是否借此项目将经济利益输送给政治盟友,从而巩固与地方权贵及商业精英的关系。
在野党泰国人民党议员普勒姆(Prem Singh Gill)在接受焦点采访时,批评该项目。
他说:“工程合同、未来车站周边土地开发权及顾问职位被策略性分配,强化政治酬庸体系。”
他还补充说,涉及巨额资金的项目常常“通过政商闭门协商决定,绕过国会与公众咨询程序”。
他形容该高铁项目示范了“中国投资的承诺创造出一个与正式民主制度并行、甚至可能凌驾其上的决策架构”。
腐败蔓延
除了泰国之外,与“一带一路”紧密配合的柬埔寨,被视为受中国影响最深的东南亚国家。
根据台湾非营利智库“台湾民主实验室”发布的 2024 年“中国影响力指数”,柬埔寨受中国影响程度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巴基斯坦,尤其在内政、科技与执法领域。
淡江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陈建甫 2023 年在台湾国际研究季刊中撰文指出,中资已大举进入金边,主导该市房地产、旅游、工业园区和能源等领域。
陈建甫写道,这些资金加剧“当地官员腐败风气。中国商人通过关系或金钱贿赂地方官员”。
他指出,西哈努克港因中国投资涌入,从宁静渔村变为网络诈骗和洗钱中心,导致犯罪高涨、治安恶化。
随着中资撤离,当地留下大量烂尾工程,物价飞涨,社会动荡日益严重。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案例是缅甸。
尽管内战未歇,中国仍推进“中缅经济走廊”(CMEC)项目,从沿海港口皎漂延伸至中国边境,全长逾 1000 公里,投资额超过 150 亿美元。
然而,内战干扰施工进度。目前仅在皎漂港与几个较小的连通计划有所进展。
中缅经济走廊也与中国在缅甸更广泛的商业活动挂勾,包括破坏环境、助长当地战争经济的资源开采行动。
太平洋评论期刊 2024 年 5 月的文章指出,在缅甸政变后的政治动荡中,中国企业进行未经授权甚至涉及犯罪的采矿作业,缺乏监管,引发民怨。
打压公民自由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 2021 年的报告指出,随着中国在东南亚扩大基建,“贪污和权贵集团垄断资源也随之增加”。
报告指出,北京“输出数字监控工具与有利其实施的政策模式”,导致“威权领导人更容易限制公民自由,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
在中国持续加深对东南亚地区基建与经济参与之际,如何在吸引外资与维护民主治理之间取得平衡,已对区域领导人与民间社会构成越来越大的挑战。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四部系列文章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