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陳美華 |
中國明顯加大了對台軟實力建設力度,開始針對年輕一代調整「統戰」策略,台灣官員透露,北京的新戰略旨在「從娃娃抓起」。
報導指出,這項策略轉變透過小紅書和抖音(中國版 TikTok)等平台,系統性地針對台灣各年齡層學子進行意識形態宣傳。
「統戰」指的是中國共產黨協調推動的政治、經濟及資訊行動,旨在分化、拉攏並施壓台灣社會,以實現北京的統一目標。
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力
根據BBC5月30日的報導,小紅書在台灣的活躍用戶已接近300萬,約占台灣總居民的13%,其中青少年佔多數。
![台灣桌球明星林昀儒(左二)於6月3日參訪中國一所學校時,被拍到佩戴象徵共產主義的紅領巾。該畫面曝光後在台灣引發爭議。 [微博]](/gc9/images/2025/06/13/50791-red_scarf-370_237.webp)
台灣中央研究院元月公布的調查顯示,18歲以下的未成年用戶中,國中生使用率最高,達57.87%。
該研究指出,抖音會以隱性方式,傳達「統一影響不大」或透過台灣內部議題塑造「民主體制失敗」的敘事,以削弱受眾對民主的信心。
台灣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邱垂正強調必須保持警惕。
邱垂正5月表示,中共可能透過這些社媒平台進行統戰。他敦促學校加強對媒體的識讀教育,提高對隱性政治訊息和資料隱私外洩風險的警覺。
「政治宣傳工具」
「我喜歡中國明星在(小紅書)上面,它還有功能可以看到在附近的人發的小紅書,而且它有很多(達人)類型可以選擇,」18歲高三畢業生李小玲(化名)告訴《焦點》。
李小玲表示,她從2021年迷上中國選秀節目和社交媒體平台,尤其是抖音和小紅書。
分析人士警告稱,這種娛樂的背後隱藏著精心策劃的政治目的。
國立政治大學研究員宋國誠告訴《焦點》,小紅書「形同披著娛樂外衣的政治宣傳工具」。
他形容其效果是以潛移默化且持續的方式影響使用者認知,是一種「慢性洗腦」。
他強調,當使用者被導入中共意識形態框架下的議題設定,在「美麗中國」的形象下培養出對中國的認同感。
他說:「你对它就没有敵我意識了」。
中國的官員也曾指出將社群媒體用作宣傳工具。
上海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5月中對武漢大學演講中稱讚「小紅書」廣受台灣年輕人喜愛,
並讓他們「愈來愈受大陸的影響」。
他認為,「解決台灣問題的時機越來越成熟」,甚至笑著誇言「台灣沒有下一次大選了!」
「我相信,台灣統一之後,治理台灣會比治理香港還要容易。」張維為強調。
宣傳敘事
並非所有台灣年輕人都未察覺這些風險。
20歲的大學生陳淑娟(化名)使用國際版抖音。
她用化名表示,「如果小紅書長期以來都有計畫地置入特定政治理念、價值觀,可能對閱聽人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減少人们對中國統一態度的抗拒。
28歲的社會新鮮人高正平(化名)對小紅書和抖音都不感興趣。
他擔心,台灣中小學生用戶「在心智年齡還不成熟的情況下,價值觀會有影響」,不知不覺中接受了統戰。
甚至一些知名人士也捲入這場爭議之中。
24歲的林昀儒是台灣極受歡迎的桌球選手,最近參訪了中國山東省的一所小學。
據報導,林昀儒被要求佩戴象徵共產主義的紅領巾並與配戴紅領巾的當地小朋友合唱「我愛你中國」。
林昀儒這段影片已在中國的網路社群廣為流傳,相關的討論短短幾天就在微博超過千萬點閱。
宋國誠將此舉定義為「统战亂入」,對岸企圖以「设陷阱」、「政治绑架式」的方式讓人「措手不及地陷入它的统战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