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

安全局势仍紧张,澳洲总理重启对华关系受限

澳大利亚总理高调访问北京或许会带来短期贸易收益,但对更深层战略风险的疑虑依然存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7 月 15 日在北京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Huang Jingwen / 新华社提供 / 法新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7 月 15 日在北京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Huang Jingwen / 新华社提供 / 法新社]

撰文 / 吴巧曦 |

北京以红地毯欢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的 6 天访问;这是他自 2022 年上任以来最长的一次出访。

然而,在热情握手寒暄与“熊猫外交”的背景下,这位澳大利亚领导人发现自己在外交上如同走钢丝,需在重启贸易的希望与持续的战略紧张之间取得平衡。

阿尔巴尼斯于 7 月 12 日率领产业高层代表团抵达上海,这是他担任总理以来第二次访问中国。

他象征性地造访长城,并前往成都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探望曾旅居澳大利亚 15 年的大熊猫“福妮”。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7 月 17 日参观中国成都的大熊猫繁育基地,探望已退休的大熊猫“福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提供 / 法新社]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7 月 17 日参观中国成都的大熊猫繁育基地,探望已退休的大熊猫“福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提供 / 法新社]

阿尔巴尼斯表示,外交不像熊猫般“黑白分明”,并形容此行的柔性元素对深化双边关系至关重要。

7 月 15 日,阿尔巴尼斯在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谈;这场精心安排的峰会旨在稳定双边关系。

阿尔巴尼斯强调中国对澳大利亚经济的重要性。

他在 7 月 15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鉴于中国是澳大利亚显然不容忽视的最大贸易伙伴,与中国建立积极且有建设性的关系,非常符合澳大利亚的就业与经济利益。”

根据中国外交部的声明,习近平指出中澳关系已“走出低谷,实现转圜”。

问题仍然存在

所谓“低谷”始于 2020 年,当时澳大利亚呼吁对新冠病毒起源进行独立调查,激怒北京,引发针对澳大利亚关键出口产品的惩罚性贸易限制。

直到 2023 年,中方才陆续解除这些禁令;2024 年 12 月取消对澳大利亚岩龙虾的限制,象征这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贸易战逐渐落幕。

阿尔巴尼斯将此行定调为巩固经济复苏,并宣布在旅游、农业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签署新协议。

然而,安全议题依旧棘手。

阿尔巴尼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对中共解放军今年早些时候在塔斯曼海进行实弹演习却未事先通知一事,表达关切。

他也指出,自己并未与习近平讨论达尔文港的问题。澳大利亚政府基于国家安全理由,欲收回这个目前租借给中资企业的北部战略港口,因而激怒北京。

阿尔巴尼斯表示,习近平并未提及该港口,自己也认为无须向中方解释澳大利亚的立场。

关于台湾议题,在中方官媒声称阿尔巴尼斯重申反对“台独”后,他被迫澄清澳大利亚的立场。

被问及是否曾使用该措辞时,阿尔巴尼斯 7 月 16 日表示他未曾见过该中文报道,并重申:“我们支持一个中国政策,支持维持现状。”

他表示,澳大利亚不支持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此立场未曾改变。

平衡之举

中国官媒热烈报道此行。环球时报社论声称两国关系已飞越 3 年前的“雷暴区”,进入平稳的“平流层”,暗示最动荡的时期已成过去。

但在澳大利亚,反应则冷淡许多。

参议院反对党领袖卡什(Michaelia Cash)对天空新闻表示,此行充满“无所作为”与“不确定性”,批评阿尔巴尼斯未能就安全与主权问题传达明确立场。

她认为,针对达尔文港问题,“阿尔巴尼斯应该清楚表明决定,在相互尊重的关系中,这个决定需要受到尊重。”

卡什也说,阿尔巴尼斯提出来的关切似乎遭到“不予理会”。

澳大利亚人报外交编辑谢里丹(Greg Sheridan)痛批此行可谓“愚蠢至极”,因为恰逢今年最大规模“护身军刀”联合军演,由澳大利亚与美国主导,共有 19个盟国参加。

他接受天空新闻采访时批评阿尔巴尼斯未顺道访问日本、韩国等关键区域伙伴,也未能取得实质成果。

他在澳大利亚人报撰文指出:“阿尔巴尼斯这趟自我陶醉的访问,成了北京的宣传黄金,对我们的国家利益却毫无帮助。”

风险咨询公司 RANE 旗下 Worldview 平台在 7 月底的一份分析中,精准描绘这种战略平衡之举,指出此行或可带来短期贸易利益,但“日益升高的区域安全风险恐迫使堪培拉立场转硬,限制与北京的长期经济往来范围”。

澳大利亚智库战略分析研究所创办人休布里奇(Michael Shoebridge)对纽约时报表示:“阿尔巴尼斯总理忽略了澳大利亚若是进一步加深本来就已经高度依赖的贸易,将带来的巨大脆弱性和风险。

说到底,贪婪总是战胜恐惧。”

您喜欢这篇文章吗?

Policy Link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