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中國南京大屠殺電影引發反日情緒爭議

看過這部電影的孩子稱想「殺光日本人」、「把日本人打死」。

中國觀眾在電影 《南京照相館》的海報下排隊。這部電影佔據了中國國內票房榜首,但其民族主義訊息引發了海外爭議。[央視亞太 / Facebook]
中國觀眾在電影 《南京照相館》的海報下排隊。這部電影佔據了中國國內票房榜首,但其民族主義訊息引發了海外爭議。[央視亞太 / Facebook]

撰文 / 吳巧曦 |

中國電影重現二戰的慘痛情景,引發外界擔憂北京是否刻意煽動民族主義和反日情緒。

為紀念抗戰結束80週年、講述南京大屠殺的中國電影 《南京照相館》於7月上映後一個月內票房收入超過27億元人民幣(3.775億美元)。

南京大屠殺從1937年12月持續到1938年1月。日本佔領軍殺害了數十萬名中國人,強暴了無數的女孩和婦女。

這部電影榮登中國暑期票房榜首。然而,多部同類影片接連上映,讓觀察家開始擔心北京究竟想傳達什麼樣的訊息。

當地新聞影片截圖顯示,中國河南省一名九歲男童在看完電影後,在妹妹的陪伴下憤怒地撕毀了他珍藏的日本動漫卡片。兩名孩子都重複著電影裡的著名台詞:「大好山河,寸土不讓。」[搜狐新聞]
當地新聞影片截圖顯示,中國河南省一名九歲男童在看完電影後,在妹妹的陪伴下憤怒地撕毀了他珍藏的日本動漫卡片。兩名孩子都重複著電影裡的著名台詞:「大好山河,寸土不讓。」[搜狐新聞]

8月起,該片拓展至海外市場,在亞太、北美及其他地區上映。

新華社稱,《南京照相館》取材自南京一家照相館的學徒的真實故事。他在為日本軍官沖洗膠捲時,發現了暴行的照片。

這位學徒冒著生命危險保存了照片,而這些照片後來成為指控日本戰犯的證據,現被保存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

孩子和大人都怒不可遏

這部電影對日本戰爭罪行的描述,引發了新一輪的反日情緒。

社群媒體上流傳的影片顯示,觀眾在放映結束後熱淚盈眶地站著,跟著台上人員的引導,高喊電影中的著名台詞:「大好山河,寸土不讓。」

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看此電影,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結果有孩子情緒崩潰,向媽媽哭喊「我要殺光日本人」。

還有學齡孩童宣稱:「我恨日本人! 我長大以後要當兵,把他們都槍斃!」或「我想把日本人打死。」

新華社引述中國河南省當地報導,稱一名九歲男童看完影片後,將自己珍藏的日本動漫卡片剪碎。新華社網站上已找不到這篇文章。

這些反應引發許多網友質疑該片是否在散播仇恨。 7月31日,《環球時報》發表社論,譴責此類批評,稱是針對該片的「網暴」現象。

然而,日本駐北京大使館發表聲明,就在社論出刊的同日,「一名日本公民在蘇州……地鐵站內與一名兒童同行時,被一名身份不明的襲擊者用類似石頭的東西擊中」。

中國外交部向法新社透露,警方已逮捕一名嫌犯。

日本人屢屢遭攻擊

這並不是日本人遭針對攻擊的特例。

2024年6月,一名持刀男子在蘇州的公車站行兇,造成一名日本母親和她的孩子受傷、一名中國女子遇害。這名中國女子是該兒童上學時搭乘的校車隨車人員,她曾試圖阻止襲擊者。

同年9月,一名日本男童在深圳上學途中被人刺傷,隔日不幸身亡。

多部與 《南京照相館》 同類題材的愛國電影於近期或即將推出,上映日期都帶有特殊意義。

例如, 《山河為證》《坪石先生》選在日本投降的8月15日上映; 《營救飛虎》選在紀念中華民國1945年宣布抗戰勝利的9月3日上映; 而《731》則預定9月18日,即1931年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上映。

這些影片被官媒吹捧為「以真實歷史事件為依托……彰顯偉大的抗戰精神」。

這些電影的密集上映,使外界擔憂可能引發更多針對日本人的暴力行為。

駐台日本記者矢板明夫在X平台上寫到,旅居中國的日本人提醒親友:「近期最好不要來中國,即使在日本,也最好不要去中國人多的地方。」

推動民族主義

矢板明夫直言,中國官媒正在全國醞釀「反日」氛圍,以配合9月3日要舉行的對日抗戰勝利80週年大閱兵。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政治評論家林保華表示, 《南京照相館》 等電影反映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上台後,煽動狹隘民族主義」。

台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李筱峰在 Facebook 上表示:「[我們] 應該理性面對史實,不該加油添醋、煽情挑撥,也不該選擇性誤導。」

根據路透社8月22日報導,北京已加大宣傳力度,提倡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正確觀」,將中國和蘇聯描繪成決定性的勝利者。

《人民日報》的一篇評論文章稱,中國的抗戰鬥爭被「選擇性忽視、低估了」,而中國共產黨的作用則被「故意貶低、詆毀了」。

在此同時,台灣陸委會指責中共對於抗戰史「一再扭曲事實」,並強調中華民國對日抗戰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不存在」。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表示,中共錯誤聲稱對日抗戰是由中國共產黨所領導,更據此虛構台灣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陸委會禁止台灣官員及國安人員參加北京9月3日舉行的閱兵。

您喜歡這篇文章嗎?

Policy Link

驗證碼 *